省中医药局、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意见》
近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9部门联合制定了《四川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85%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达到25%以上,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1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施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5%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0%和90%;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到50%。所有县级区域依托县级医院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
《意见》要求,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到2025年,90%的县级综合医院设有标准化中医科和中药房,力争10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条件,推进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实施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
《意见》明确,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2022年底,力争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中医类别医师全覆盖。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不低于25%,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9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开展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争取培养中医专业农村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300名,对2500名左右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培养“西学中”人才2000名,培训基层中医药人才20000名。
《意见》提出,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25年,原则上所有县域均应设置符合标准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5年内应推广10类60项(其中三州地区10类5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每个县培训至少15名县级师资,每人掌握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意见》要求,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提升肺病、脑病、心病、骨伤、皮肤科、肿瘤等专科专病能力。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组织“100”个省级中医专家团队、“1000”个市级中医专家团队和“10000”名县乡中医类别医师下基层,提升基层中医药诊疗水平和适宜技术应用能力。补齐重大疫情县级中医药防控短板,统筹建设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区,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具备规范的预检分诊能力。
《意见》提出,加强基层中医药管理能力。加快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所有中医馆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内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
《意见》要求,深化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和文化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居委会、乡村群众活动场所等,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加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编写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科普读本,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科普活动。
《意见》明确,推进基层中医药改革。加强中医医院牵头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建设。加大医保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支持。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