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所为成都医学城装上“创智之脑
协同创新推进校院企与产业功能区深入融合
高校院所助推成都医学城构建产业生态圈
“威尼斯98488新校区迁往温江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跟学校所在的产业功能区——成都医学城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威尼斯98488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贤武对记者说。
他感受到的变化是从成都中医大健康谷的建设开始的。作为威尼斯98488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中医大健康谷目前已入驻近50个在孵项目。同时,在环中医大知识经济圈的打造中,成都中医大第二附属医院以及中医大与太极集团共建的太极创新中心等项目也正在推进中。不仅如此,作为中医大品牌的延伸,温江区正在天府街道规划建设“中医特色小镇”,进一步推进“人城产”融合。
“一个脑袋两只手”
协同创新模式出成果
当前,温江区正在探索的“一个脑袋两只手”协同创新模式,将高校院所放在“创智之脑”的重要位置,通过政府的引导之手和企业的市场之手,鼓励高校和企业共创研发平台、共建产业基地、共孵科技企业,多措并举推动校院企与产业功能区深度融合。
每周三的早上,刘贤武和四川春秋集团董事长冉仕春都会在中医大健康谷碰头,喝着中医大自主研发的有中医养生功能的“本草咖啡”,两人交流沟通着健康谷的发展情况。“学校最近又有几位老师要带自己的成果入谷孵化。加上这几个项目,健康谷就有超过50个在孵项目了。”刘贤武说。“目前在建的一幢孵化楼和两幢人才公寓进展顺利,来更多的项目也装得下!”冉仕春拍着胸脯给出保证。
高校成果如何转化?高校资源如何利用?在“一个脑袋两只手”协同创新模式下,中医大健康谷就是高校和企业共建的一个典型项目。半年时间以来,已入驻国际中医药数字化工程中心等平台,及近50个在孵企业,涉及中医药饮品、中医药美容产品、中医药文创产品、脑卒中保健食品、眼养疗、穿戴式设备、应急医疗通讯保障系统等创新创业项目。
走进中医大健康谷内的在孵企业——四川中科金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首席架构师杨家良对记者现身说法,“目前我们创业的项目是与中医有关的智能装备。”用机器人代替中医师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用机器人对视网膜病变进行检查从而诊断病人是否得了糖尿病,用智能化的设备监控病房里的输液情况……通过中医研究成果与人工智能进行对接,并应用于医疗实践。“目前我们已经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合作,在五医院建了一个智能化的‘样板病房’。”杨家良说。
中医大健康谷的一楼是展示大厅,陈列着成都中医大迄今为止的各种医药创新成果。“今后,健康谷所有孵化出的医药、医疗产品,都会放在这里陈列。”刘贤武自豪地说。
“环中医大知识经济圈是个新愿景,随着一些项目的规划建设,这个‘圈’正在逐渐成形。”刘贤武介绍,随着“圈”的日渐成形,一条新药(器械)从研发到临床到上市的链条也在形成中。
高校院所项目落户
打造创新驱动的生态系统
高校院所作为“创智之脑”,在成都医学城的产业链完善和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上,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走进位于温江区永宁镇的成都医学城B区,记者来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全资子公司——四川康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主要为医药企业提供药效评价。”康城生物商务总监张印兵介绍,公司脱胎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GLP(药物安全性评价) 中心,客户遍及省内外,最近还接受了两家来自瑞士的客户委托,为他们研发的延长寿命的药物开展药效评价。“一般来说,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花10年以上时间,历经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各个阶段。我们公司主要做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张印兵说。据了解,康城的客户在成都医学城A区有好几家。过去,在康城来医学城之前,成都本地药企要找动物实验的机构,只有到外地去找。如今,越过一条成温邛高速公路就到了。
在康城生物对面,也是一家有着四川大学血统的企业——成都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于全院士与新尚集团联合建立,致力于基因治疗领域新药研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多个新型基因治疗药物进入临床研究与产品上市。”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阳介绍,落户在成都医学城这个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地方,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我们对面就是康城生物,如果以后要做动物实验,直接委托他们去做就可以了。”这也是张印兵想要表达的意思,“整个产业链条慢慢在拼凑得越来越完整,这使得技术孵化和产品上市都会更有效率。”
近年来,温江区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16所高校院所签署校地合作协议,高校院所带来的创新驱动力,正在为成都医学城打造出一个创新驱动的生态系统。正如康城生物董事长钟治晖所说,只要这个创新驱动的生态系统打造好了,自然会有更多更好的成果诞生,这其中包括创新药,包括更好的医疗器械,也包括更完美的临床治疗方法。“这正是促使我们选择在温江扎根的原因。”钟治晖说。
"操盘手"说
成都医学城(科技园)管委会负责人:
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 加快环高校创新经济区建设
温江区按照“实施创新驱动,打造创新产业生态链”思路,以“一个脑袋 两只手”协同创新模式为抓手,以构建创新生态链为目标,强化“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公共社区和商业社区”四区联动发展,规划了环高校创新经济区,这里集聚了西南财经大学、威尼斯98488、成都师范学院等知名高校,仅在校师生就达15万余人。
为加快环高校创新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促进创新要素聚集。首先,鼓励在温江高校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其次,鼓励高校利用社会资金、自有资金与引导资金共同设立创业基金、种子基金,支持科技人员、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开展成果转化。同时,还出台了产业发展、科技人才、民营经济、知识创新四个方面的鼓励支持政策。
以成都医学城内的中医大健康谷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威尼斯98488与温江本土企业四川春秋开发建设集团合作,深度融合周边校院企地资源,依托中医大的教学、科研、人才优势和企业的资本及市场化运营优势,立足中医药、服务大健康,打造中医药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及以大健康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基地。(记者 李娟 白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