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98488
2023年基本情况统计
类 目 | 数 量 | 类 目 | 数 量 |
一、学生情况(单位:人) |
| 四、办学条件 |
|
1.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 | 26886 | 1.年末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 242470.68 |
博士生数 | 925 | 2.校园占地面积(千平方米) | 1129.96 |
硕士生数 | 4316 | 3.年末校舍面积(千平方米) | 645.34 |
普通本科生 | 21225 | 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 83857.71 |
普通专科生 | 1 | 5.图书馆面积(平方米) | 45513.44 |
2.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 | 6519 | 6.年末纸质图书量(万册) | 169.96 |
博士生数 | 270 | 年末电子图书数量(万册) | 349.61 |
硕士生数 | 1441 | 7.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 6346 |
普通本科生 | 4808 | 8.各类专业实验室总数(个) | 80 |
3.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 | 5942 | 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1 |
博士生数 | 154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3 |
硕士生数 | 1164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
普通本科生 | 4607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1 |
普通专科生 | 17 | 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管理局: 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 | 1 |
二、学科及专业设置(单位:个) |
| ||
1.国家重点学科数 | 4 | 国家科技部: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 1 |
2.省部级重点学科 | 44 | 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管理局: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 1 |
3.博士学位授予权点数 | 31 | ||
4.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数 | 68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 4 |
5.本科专业数 | 39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 | 11 |
6.专科专业数 | 1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5 |
三、教职工构成(单位:人) |
| 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 20 |
1.总数 | 2240 |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16 |
2.专任教师数 | 1679 | 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9 |
3.正高级职称数 | 338 | 四川省医学重点实验室 | 1 |
4.副高级职称数 | 578 | 省级2011协同创新能中心(四川省) | 2 |
|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1 |
|
| 四川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 1 |
【开展主题教育】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关于在全校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聚焦事业发展关键问题凝练《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坚持“四个面向”,推动中医药多学科协同创新发展》等8大调研课题,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的意见》,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59项,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学习11次,构建起自学、领学、辅学、讲学的全维度学习体系,学校在全省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党的建设】 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坚持“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一流”工作理念,锚定“成中医风格”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目标,为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改革发展擘画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核心竞争力、国内外影响力、可持续发展力全面增强”的发展蓝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红润杏林”理论宣讲团获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准为四川省第三批基层理论宣讲“一地一品”示范项目,学校博物馆获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 “首批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优化大统战工作格局,1人获评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全国侨联系统先进个人”,学校连续3年获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评为 “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优秀成果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制定出台学校《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施细则》《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实施方案》,治理食堂领域腐败问题,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分层分级及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实施台账,驻校纪检监察组在省纪委监委对28所省属本科高校的年度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
【“双一流”建设】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筹做好“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双一流”中期自评、“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编制新一轮《“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工作实施方案》《〈威尼斯98488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形成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学科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分层分类推进“高峰造尖”“高原造峰”“基础增厚”“融合会聚”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学校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等5个学科进入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针灸学、中药药理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等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新增“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ESI全球排名跃升至全球前28.91%,“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学科全球排位分别进入前0.2%和0.5%,自然指数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200位,高被引论文发表数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二。
【教育教学工作】 涵养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卓越教育生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奖数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其中,彭成教授团队和王世宇教授团队成果分别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和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项目分别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深化一流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未来科学家计划”,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获四川省教育厅立项建设为“首批四川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新增药用植物学、温病学、中医老年病学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新增药事管理学、实验针灸学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中药学等4门核心课程和实践项目纳入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抓好评估认证工作,完成“中医学”专业第二轮认证考察试点,编撰《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系列文件。深化协同育人,成立西部中医药高等教育创新协同研究中心,“传染病护理思维技能一体化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等8个项目被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50项、省级项目150项,获“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类竞赛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
【研究生培养】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实现“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突破,获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学科评议组组织评选的第四届“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提名论文奖2篇。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修订学校《研究生高水平成果奖励暂行办法》,首次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确定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55项;入选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核心课程规划主编教材3本,位居中医药院校前列。实施一体化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药学‘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首批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奖励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学科竞赛等成果600余项。
【科学研究】 激发科研自主创新源动力,出台学校《中长期学术规划“远志计划”(2023-203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6年增长,年均增长率15.1%,再次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连续三年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年获部省级科技奖励12项。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召开学校成果转化推进会,举办首届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四川站)活动,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八条政策》,出台政策从构建科技成果创新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打造技术转移专业队伍、强化成果转化综合激励、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夯实成果转化服务支撑、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八个方面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学校横向项目合同经费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投资总额超6亿元的12个转化项目、4个共建项目签约。
【师资队伍建设】 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育顶尖学术科研人才已见成效,学校实现建校以来首次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获评国家火炬计划入选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年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及领军人才7人;“针灸穴位效应传承创新教师团队”新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新入选省部级人才称号27人,3名博士后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首次入选教育部、科技部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建设名单, 首次入选“四川省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引育”项目。完善创新团队布局,出台《威尼斯98488杏林领军团队培育支持计划》,聘任首批高层次人才团队32个,聘任首批“杏林学者‘1313’人才引育支持计划”高层次专家69人。
【学生工作】 制定学校《学年综合奖学金评审办法》,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同题共答、各环节同向发力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学校四川省优秀“易班”共建指数申报位列全省前30%,“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四川省教育厅验收,“‘滋润杏仁’中医药文化+资助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获评教育厅第三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生入选省委教育工委公布的“四川省大学生年度人物”1人,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205人。
【就业工作】 落实就业工作第一工程,领导班子牵头深入访企拓岗单位90余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3万余个。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2.14%、升学率31.67%;2023届研究生就业去向落实率89.46%,较2022年大幅提升。学校毕业生获由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组织评选的“四川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获由教育部颁发的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医院建设】 持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编写四川省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四川省中医药条例》(简称“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对全省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学校附属医院德阳医院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批准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循证医学大数据平台整合附属医院体系临床数据,推进各附属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支撑医学人才培养。强化医院体系和内涵建设,学校附属医院有建筑面积121.35万平方米,床位14157张,临床教师1150人,医疗服务能力和临床教学条件稳步提升。
【社会服务】 聚焦中医药强省战略,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现代中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科学谋划天府中医药创新港建设,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共同创办国内高校首个中医药转化医学院,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医疗机构制剂产业联盟”,与彭州市人民政府、四川生物医药产业集团、贵州百灵制药共同签署总投资达110亿元的《四川现代中药创制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对接金牛区谋划创建中医智能创新产业园。
持续推进甘孜州得荣县定点帮扶工作,发挥科教和医药资源优势,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计划,新选派5名干部全脱产到俄木学村、木格村、甲音村驻村帮扶,统筹投入各类资金429万元助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等省级以上媒体平台报道35次。
【教育交流与合作】 再次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塔吉克斯坦中医药中心”项目,承办第十九届中药全球化联盟(CGCM)大会,获教育部批准加入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威尼斯98488基尔健康医学院”成为中医药类“双一流”高校中第一个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温病学”等11门课程入选教育厅首届四川省来华留学精品课程,入选数居全省高校第一。整理出版出土医学文献《天回医简》,“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经省社科联省教育厅专家组进行建设期满评估,获授“优秀重点研究基地”称号;助力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机会,做好赛事医疗服务保障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
【管理服务】 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加强依法治校,落实学校章程,获评教育厅2022年“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制订学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审计整改及结果运用办法》等规章制度,获省内部审计师协会“四川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表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生态环保教育,形成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科学规范的校园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成为全省唯一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联合授予全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