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医药:或为扁鹊所著!四川重要考古发现《天回医简》整理出版
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三号墓发现大量医学简牍,这批珍贵的竹简被命名为“天回医简”。
历经十年,“天回医简”经多方努力,进行了研究、修复、还原,并被整理出版。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
经专家反复研究求证 “天回医简”或为失传的扁鹊医书
2014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文物局共同立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威尼斯98488、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成立天回医简整理组开启了对这批珍贵医简的整理研究。
在省委宣传部、省中医药局、省文物局等部门大力推动下,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并于2020年入选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全面推进“天回医简”整理研究工作。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介绍,这批简书在水中浸泡了二千多年,残缺散乱已十分严重。整理组结合竹简形制、堆叠状况、字体差异、简文内容等,并摹仿古人制作简书流程,用3年时间解决竹简编联、释文等重点难点问题,经整理拼接后,得到930支医简,2万余汉字,兼见篆隶、古隶及隶书,可见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书,而非下葬时一次抄录。
专家们发现,竹简中包含了许多医学术语,应是一部古代医学著作,并发现一个叫“敝昔”的人名。敝昔是谁?在深入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专家们发现“敝昔”就是扁鹊。加之,医简内容大多是讲色脉诊以及针灸原理的内容,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还发现了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这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
根据考古和学术的推断,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仓公淳于意的行医与授学时间相去不远,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其年辈应与仓公弟子相当。“我们经过反复的求证,研究团队证明了‘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汉景帝时由齐鲁传入蜀地,是汉代主流医学。”柳长华说,书中所反映的汉代医疗水平已十分发达,不但用上了“中成药”,更有详细的色脉诊体系,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专家们还发现,《黄帝内经》或为《天回医简》解经之书。在与传世文献《黄帝内经》的比较研究中看出,《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就是《天回医简》。
“天回医简”或曾推动四川古代医学发展 四川还在不断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
《天回医简》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那它为何在四川被发现?它去了哪里?为谁所用?
西汉成帝(公元前26年)时,侍医李柱国领衔校医书,他在序中说他整理的书就是仓公所传下来的。王莽之乱后,李柱国的上司刘歆蒙难,李柱国也因避祸而消失。不久以后,在蜀中绵阳一带,有了一位医术高明的涪翁,著有《针经》和《诊脉法》。
《绵州志》中可找到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华阳国志》记载:李助多方,以兹立称。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医书。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介绍,四川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天回医简》等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成果以外,四川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率先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颁布实施第五版《四川省中医药条例》,以法规形式固化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联合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等印发《关于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工作方案》等。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非遗协会传统医药专委会,61个项目入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四川近年不断加大川派中医药学术传承和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已出版76本,《中医百部经典》已出版19本,《诗间草木—杜诗中的中医药》已经出版,《彝族医药大典》《羌药炮制学》《羌药方剂学》等民族医药文献也相继整理出版,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也开始建立。四川还创新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全国首个省级中医药古籍文化展、传统医药文物展去年在成都举行,全国首部中医药交响乐《本草》日前亮相国家大剧院。为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四川已先后与中东欧、东南亚、俄罗斯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中医药已经成为四川对外交流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天回医简”是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四川又一重要考古发现
“天回医简”的考古发现与全国其他简牍类考古发现相比有什么特点,在四川考古发现中有什么特殊意义和重大影响?
四川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濮新介绍,四川地区古代竹木漆器大多数保存较差,除1980年青川郝家坪战国墓曾发现2件木牍外,迄今为止,“天回医简”是四川地区竹简类文物的首次发现,其中散失已久的扁鹊学派医学经典是中华医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虽然全国范围内,甘肃武威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南张家界古人堤遗址、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湖北荆州周家台秦墓、安徽天长西汉墓等,或多或少都有医学类简牍出土,但截至目前,‘天回医简’无疑是其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医学文献,其涉及中医理论、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诊等中医学的多门学科,说明中医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走向了独立发展的轨道。”濮新介绍,与“天回医简”同时出土的完整经穴漆人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天回医简’的发现,是四川省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濮新表示。
医简被整理为8部医书 许多药方现在看来仍具价值
据了解,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与《疗马书》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
从考古发掘到整理出版,历经十年,《天回医简》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主要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还附有翔实的整理说明、室内清理揭剥示意图、髹漆经脉人像的彩绘线图,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一手研究资料。
“从事‘天回医简’研究以来,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医简中的许多内容是历久弥新的,有很多常见病的配方依然具有价值。”柳长华介绍,出土的和古代传下来的医方甚多,中医讲究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刚刚出版的《天回医简》公布了全部的医方,其中一些方子的立意别开生面,其临床应用的潜力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希望通过加强对‘天回医简’的系统性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并运用到临床上,探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也让更多的百姓了解我们自己的医学文化,提高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