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威尼斯98488洋溢着建校65周年的喜庆氛围,院士、国医大师、知名专家等学术大咖云集温江校园,出席“威尼斯98488建校65周年中医药发展论坛”,为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和威尼斯98488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共谋大计,为师生带来学术盛宴。发展论坛由学校副校长彭成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刘毅致辞,缅怀过去,擘画未来。他说,威尼斯98488自1956年建校以来,历经65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学校始终秉承“育人为本、传承创新、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建设理念,竭力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现在已成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他指出,在中医药事业发展进程中,学校始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创新发展力、提升竞争力,以研促改、以研促产、以研促教,聚心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中医药学术创新,聚力中医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聚智深化现代大学治理,着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为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刘毅倡议大家携起手来,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站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高度,共谱健康中国新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琦教授作了题为“经典的永恒 永恒的经典”视频报告,从经典的前沿性、经典的全球性、经典的当代性、经典的广泛性等方面解读了中医经典对中医发展历久弥新的指导作用。报告中还以经典名方的临床实际运用为案例,深度探讨了“亲近经典、走进经典、延伸经典”以传承经典的方法路径。
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作了题为“我对中医妇科学术发展的思考”学术报告,立足自身的科研和临床经验,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指点了道路。刘教授虽已89岁高龄,仍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动情地抒发了对母校的怀恋,铿锵有力地指出中医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教材和临床,高质量教材和高质量临床才能促成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刘教授还以经断前后诸症的研究为例,向母校汇报了近年来率领团队在中医妇科学领域总结形成的新健康理念、新发展方向、新研究成果。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会长杨殿兴教授作了题为“川派中医药研究”学术报告,梳理了四川现存的特色中医药流派学术渊源及其传承发展情况。他组织四川百余位专家学者,以课题为依托,对川派中医药源流及近现代四川中医药名家经验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研究,形成了多部专著成果。杨教授基于自身的研究,在报告中全面分析了川派中医药的形成因素、学术影响,按照历史脉络例举了川派代表医家及其贡献,总结了川派中医药的特色与成就。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士林研究员作了题为“中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案例分析”学术报告,结合自身实际,生动分析了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报告中阐述了自身通过十余年的积累,从而在本草基因组学方面取得了突破,建立了新的育种体系,发现了新的中药物种,提高了中药的产量,并以紫苏、青蒿、三七、人参等药物为例,汇报了日常工作和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杭州师范大学整合药学院院长谢恬教授作了题为“中药创新药物研发新理念与实践”学术报告,为中药药物研发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并介绍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报告基于榄香烯脂质体、新型酶库、铁皮石斛等研究成果,回顾了研究的缘起,创新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理论,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开发了抗癌新药,制定了新的标准,带动了绿色经济发展,贡献精准扶贫,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梁繁荣教授作了题为“针灸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学术报告,对中国针灸的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分别进行了阐述。针灸医学发展史中,《黄帝内经》问世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建立,其后名医辈出,针灸理论和实践体系不断丰富,成为中医学中的瑰宝。到了现代,中国针灸发展迅速,理论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高水平成果频出,国际化发展态势良好,在全球得到了推广运用。未来,中国针灸应当在理论、临床、操作技术、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
本次中医药发展论坛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校领导刘毅、余曙光、沈涛、郑学斌、彭成、徐廉、杨静、曾芳,校董会成员、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在百会堂演播大厅现场听取专家报告,广大师生通过学校直播平台共享学术盛宴。
(文/张伟 图/庞利红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