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官网民族医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艺研究员团队在糌粑制铁棒锤炮制过程中成分转化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Dynamic variations i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iebangchui stir-fried with Zanba by integrating UPLC-Q-TOF-MS based metabolomics and DESI-MSI”为题,于2023年5月11日发表在《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杂志。威尼斯官网民族医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聪颖为第一作者,张艺研究员与刘悦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
铁棒锤源于毛茛科乌头属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 Busch)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 flavaum Hand.-mazz. )的干燥块根,为典型效毒双性藏药。藏医药经典著作《晶珠本草》记载其“为不流动毒之首,若不炮制去毒,入药甚险”,特别强调其毒性,及炮制必要性。糌粑制铁棒锤为藏族特色炮制方法,但目前存在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转化不清、炮制机制不明等问题。
该研究运用UPLC-Q-TOF-MS定性分析不同炮制程度的糌粑制铁棒锤成分特征,多元统计分析识别炮制不同阶段化学标志物;HPLC定量检测主要毒效成分含量变化特点,并通过DESI-MSI技术可视化呈现铁棒锤糌粑炒制过程中毒效成分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糌粑制铁棒锤主要毒效成分变化特点与附子基本一致,随炮制时间延长,强毒高效的双酯型生物碱逐步水解为中毒有效的单酯型生物碱,再至无毒低效的醇胺型生物碱;整个炮制过程可分为炮制不及、炮制适中和炮制太过三个主要阶段;辅料糌粑可更好地控制受热温度,有利于铁棒锤达到最佳炮制程度。研究结果解释了藏医传统炮制方法的科学内涵,为铁棒锤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2130113)等项目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rabjc.2023.104957
(供稿:民族医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