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成、韩波、詹固团队以“Atroposelective Synthesis of Biaryl N-Oxides via Cu-Catalyzed De Novo Heteroaromatic N-Oxide Ring Formation”为题在《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论文。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马珂为论文第一作者,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
阻转异构现象,发生在分子中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导致化学键的自由旋转受阻,从而形成可拆分的构型异构体,其对药物分子的药效和毒性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是阐释复杂结构药效物质作用机制的重要结构信息,在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偶极分子如芳杂环N-氧化物、偶氮亚胺等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对于药物设计十分重要。
芳杂环N-氧化物可模拟NO、作为NO供体、作为生物等排羰基和低氧选择性细胞毒素等机制发挥抗癌、抗菌和神经保护等活性。此外,药物分子中引入N-氧化物还可提高水溶性、降低膜透过性并减少免疫反应,是药物设计的重要策略。基于此,团队突破传统方法,首次开发了一种通过铜催化从头构建芳杂N-氧化物环来构建其阻转异构体的方法。该方法条件温和高效,具有优异的立体选择,为多样化的新型杂芳香N-氧化物的制备提供了实用策略。其中,手性异喹啉N-氧化物产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展现出其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剂的开发潜力。
此外,团队还在偶氮亚胺类阻转异构偶极分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了异喹啉骨架的轴手性偶氮亚胺的合成。研究发现,合成的新型偶氮亚胺能够有效抑制奥沙利铂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为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该部分工作以“Catalytic Atrop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xially Chiral Azomethine Imines and Neuroprotective Activity Evaluation”为题,并被选为封底文章,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
系列研究成果为生物碱阻转异构偶极分子的构建提供了全新实用策略,为其在药物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1.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05743
2.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2663
(供稿: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