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党委教工第二党支部“112”支部工作法
“112”支部工作法
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管理学院党委教工第二党支部现有党员11人,均为正式党员,人员组成来自管理学院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科研科/研究生科和学生科,联系校领导为省纪委监委驻威尼斯98488纪检监察组组长、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学斌,联系院领导为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颜涛。支部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严格按照学校样板党支部建设的要求,立足支部实际,以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为支部建设出发点,凝练出了“112”支部工作法,通过不断加强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确保党支部发挥好主体作用,推动每一个党员提振精气神、展示新作为,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为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日常运行等工作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基本内涵
“112”支部工作法以1个核心(政治建设)为支部工作首要任务,1个目标(提升服务效能)为支部工作落脚点,2个抓手(规范组织生活、强化作风建设)为支部工作具体手段,突出“三大功能”,落实“六项措施”,不断增强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支部工作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动员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优势。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一学一研,确保学习教育扎实有效
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执行“三会一课”基本制度,规范化开展理论学习,坚持“一学一研”制度(支部月度专题学习分享制度和学期党建理论研讨制度),一是每月1-2人专题领学,理论实际结合,既学习最新理论、会议精神,又交流探讨业务工作问题,支部成员政治能力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形成了自觉学习、主动践行的良好氛围。
(组织生活)
二是以党建课题申报和党建征文撰写为抓手,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坚持每学期1次党建理论研讨,以研促思、以思促行,2018-2021年,支部成员共计撰写党建研究论文18篇,获学校表彰5篇,申报学校“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10项,获批立项10项,其中党建专项7项(重点项目1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项”1项(重点项目1项)、“辅导员专项”2项,支部党建理论研究水平提升显著,实现了支部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同推动、共提高。
(党建研究成果)
(二)突出组织功能,实施一分一先,确保管理监督落细落实
作为学院行政党支部,支部立足岗位实际,实施“一分一先”活动(积分管理,强化监督;创先争优、引领示范)。一是推行党员积分制度。把党员积分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种载体,将党员的行动、表现、服务和奉献进行量化积分,定期公示积分排名情况,实现了党员教育科学化、党员管理规范化的目标。二是开展支部创先争优。结合支部样板党支部建设和学校、学院“两优一先”评选活动,推动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近三年,支部5人获学校微党课比赛表彰,2人获学校辅导员技能比赛表彰,1人获学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表彰,2人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支部书记连续3年在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结果评定为“好”,1项党建工作案例获学校表彰,作为学校“样板党支部”建设点顺利通过中期评审,并获得院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3次,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次,打造了一支信念坚定、爱岗敬业、求创新讲实绩的党员队伍。
(支部荣誉)
(三)突出服务功能,开展一亮一改,确保履职尽责主动高效
支部针对成员均为行政管理岗位的特点,为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和师生满意度,创建“党员管理服务模范团队”,开展“一亮一改”活动(亮明身份履职尽责;专项整改提升效能)。一是结合学院党委“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活动和学院“五讲五不让”作风建设活动,亮明身份履职尽责,主动接受师生监督,规范了办公室名牌标牌,公示行政办公室人员工作状态,增强了服务透明度。
(党员先锋示范岗)
二是以提升学院行政管理服务工作水平为出发点,面向全院师生进行了“威尼斯98488管理学院行政效能满意度”问卷调查,共收集了涉及办公效率、沟通交流、办事态度、信息公开等方面共200余条意见建议,支部就整理的意见建议展开了专题讨论,并及时开展了专项整改,有效提升了学院管理服务水平。
(行政满意度调研)
三、工作启示
结合高校二级学院行政党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特点、规律,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112”工作法,立足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提高行政工作效能,突出过程与结果并重、手段与目标统一,不断提高支部党务和业务工作的融合水平,在全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效应,有力推动了学院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下一步,支部将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以政治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推动支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图文:管理学院党委 编辑:陈春宏 童诗媛 校对:何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