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改革试点>详细内容

改革试点

精品项目:中医学生“三融三全”心理育人体系构建与教育实践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2 16:35:10 浏览次数: 【字体:

项目负责人: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蒋运兰

临床医学院探索构建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全发展、职业心理素养提升、中医文化沁润与传承的融合发展,作为“三融合”心理育人思路。同时,结合学校“三全育人”总体思路,从“全员”视角,联动与整合全院心理育人资源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从“全过程”视角,从学院医学生的本科到硕博士的整个医学生涯中,持续、系统、分段式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从“全方位”视角,将心理学理论和知识技能渗透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各个工作板块,增强心理育人功能的延展性、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形成“三融三全”心理育人实践体系与格局。

特色做法

一、“全员”心理育人

心理全员育人是心理学领域践行“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心理教师、任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高校辅导员、研究生导师、行政教师、朋辈导师和学生家长等全体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成员中,建立“三师一辅”心理全员育人机制,融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构建“全员”心理育人格局。

1.组建强大心理学专业团队教师队伍,发挥心理育人专业优势

以“内培外引”为建设思路,目前我院已有校外首席心理教育督导专家1名、校外心理专家团队4人、院内心理育人教师7人,院外兼职心理咨询师3人,目前学院辅导员队伍中具备心理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覆盖率达52.6%。

2. 组织行政管理教师、任课教师、思政教师协同开展学生心理育人工作

目前已有威尼斯官网蒋运兰、姚晓琳、孙旭、金钊老师、叶俏波、李敏、雍小嘉、彭晋、罗文萍等行政、任课、思政辅导员老师为大学生共同录制了系列心理微课100余节。内容涵盖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人际、恋爱、个人成长、就业等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全程陪伴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3、心理健康指导教师为2022级新生开办“爱自己”心理健康主题沙龙活动。引导学生在心理互助、人际交往、生活沟通、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适应与发展。

二、“全过程”心理育人 

1. 依托已有的“三横两纵”心理健康工作实施体系,夯实心理健康常态化工作

完成《威尼斯98488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文件拟定,完善了《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办法》、《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学生心理咨询实施办法》、《威尼斯98488附属医院心理健康咨询“通路”建设》等制度文件,为学院医学生打造心理咨询教育直通车。

2. 开展【分阶三段式】心理成长培育项目,设定分阶段式的心理育人目标体系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为指引,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框架,系统开展困难学生的心理成长帮扶教育、普通学生的心理成长提升教育,优秀学生的心理成长拔尖教育的“三阶段育人”。

本阶段重点针对2022级新生开展了大学生心理适应讲座,为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针对2018级医学生毕业生开展医学生职业素养系列培训: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田理教授开设《浅谈青年医师的成长之路》讲座;临床医学院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岳仁宋教授《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好医生》讲座;附属医院医联体发展管理中心主任张娜老师开设《从优秀到卓越》讲座;附属医院医务部副部长、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松老师开设《合法行医,我们应该知道什么》讲座;学工部罗文萍老师开设《医学生职业心理素养》讲座。

三、“全方位”心理育人

1.创建【陪伴+】心理主题系列项目,构建心理育人“陪伴圈”

“陪伴+”育人理念作为我院心理育人文化之一,旨在以“陪伴成长”的教育姿态,真诚陪伴学生经历每一次心理成长的蜕变与完善,陪伴每一位学生持续地获得心理成长。因此学院立志于通过开展不同面向的“陪伴+”项目,以“成全”每一位学生用自己最适合的方式获得心理成长,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1)【心陪伴】开展院内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专项工作

为了及时解决学生心理困惑或危机,学院于2022年秋季学期制定了《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临床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暂行)的通知》,组织学院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为院内本硕博学生开展院内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目前累计为学院学生开展了院内咨询50余人次,及时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辅导与干预,有效避免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同时学院持续开展了每双周收集各班级的《班级心电图》的心理监测工作制度,本学年共计收集整理148份信息,时时动态监测了学院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2)【爱陪伴】传递关爱、温暖、给与帮助 

开展从“新”开始,从“心”出发5.25心理健康工作总结暨评选表彰活动。从学院心理干部队伍、辅导员老师中评选出“十大心灵美人物”、“十佳心理委员”、“十佳心理干部”、“十佳心理干事”、“心尖上的心灵导师”,让学生们在辛勤的工作中,有成长,有收获,有满满的爱陪伴。

(3)【云陪伴】创建互联网心理育人空间

组织承办学校“2022心理云陪伴活动”。今年暑期,为缓解同学们疫情期间的身心压力,倡导同学们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传播青春正能量。面向广大同学开展了【心理微课】、【心理征文】、【我的心灵成长故事】征集活动和比赛。心理微课征集活动联动了校内10 个学院、校外14所高校的大学生共同参与,初步形成了高校联盟式的大学生心理微课堂格局。

创立“Psystar·快乐星球”心理小程序和“Psystar·心理微言”公众号。学院于2022年夏创新创立了“Psystar·快乐星球”心理小程序和“Psystar·心理微言”公众号。打造适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育人平台。

创建“大学生在线心理微课堂项目”。旨在以在线“心理微课程”的方式进行心理育人实践。截止目前累计上线原创心理微课184节,已创建固定学员管理群5期,累计吸引超2500人次大学生长期坚持在线学习,平台累计收听量超13万余人次。

(4)【学陪伴】通过心理策略指导助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开展“学习心理辅导之压力释放”主题讲座。通过心理学的策略指导帮助同学们学会缓解释放学业压力,科学的提升学习能力。

开展2022“学习门诊”系列活动。邀请每个学科成绩排名前三的学生,以线下“坐诊”的形式,为同学们一对一解答学科学习疑问、学习技巧、学习心理调适等问题目前学习门诊活动一共办了4周,共19名大二学生,7名大三学生成为课程“小医生”,100余名同学参加学习“问诊”。

2.构建“沁润式”思政心理渗透育人项目,嵌入式助力医学生成长

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应该是一门能够广泛应用于各个教育领域和板块的辅助学科。只要有学生成长的地方,都可以介入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来提升其他思政育人板块的实效,如党建工作、思想引领、综合素质培养、学风建设、资助育人、就业指导、双创教育等。

如:【党建为指导,面对面解答新生适应问题】心理辅导工作贯穿于党建工作中,2022年11月24日下午,由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联合多部门开展了常青藤计划之2022年“倾听心声,温度对话”冬日温情师生座谈会。在师生面对面环节,同学们提出自己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心态调整和心理调适的问题,通过自我心理调节的指导,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方面收获了“绿色通行证”。

【双创为拓展,点对点激发优秀学生发展潜能】指导学生申报《“慧读心”面向移动端的抑郁症中医智能诊询平台的推广运用》项目,成功立项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导项目《快乐星球——高校联盟大学生心理微课平台开创者》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工作成效

依托“三融三全”心理育人体系,临床医学院逐步将医学生心理育人实践进行逻辑分解和结构化构建,将心理育人辐射到大学生“全过程”发展,并从“全员和全方为”视角嵌入心理育人举措,逐步实现对医学生在日常心理成长、职业心理素养方面的培育引导,进一步融合中医药文化沁润与传承,实现对医学生在心理健康、思政教育、中医药文化三方面的交叉融合培育,以培育出三维立体式的“三有”健康青年。目前依托该项目建设,以发表相关论文3篇、项目和课题立项4项、获奖2项,并于2022年10月和12月分别在西部临床医学学教育联盟2022学术年会、四川省心理学会年会上专题报告了威尼斯官网数字化心理育人创新工作实践,推广了学校心理育人实效与特色,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认可和支持。


终审:宣传部新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