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事业这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威尼斯官网民族医药学院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事业的主力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指示,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这十年,威尼斯官网民族医药教育成果获得了四川省高等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培养全校首批民族医学、民族药学博士研究生,民族药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并获评优秀,获批了全校首个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年成就非凡!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医药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扎实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学院是由汉族、藏族、羌族、回族等12个民族师生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学院党委重中之重的工作。学院党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不搞针对性、不搞特殊化,将“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作为工作的重要原则,尊重各民族文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引领全院师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了多民族团结互助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十年来学院入选学校样板党支部1个,优秀支部工作法1项,为民族地区培养了近千名藏医药专业人才,为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坚持学生为中心,深化民族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
深化“三全育人”创新实践:政治为引领,发挥党团建设载体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学院“三全育人”创新实践工作格局,围绕“四加强”(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加强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作理念,实施“三大工程”(党团建设一体化协同提升工程,民族医药特色教育提升工程,聚焦学生民族文化特长优势提升工程);
打造“民族·石榴红”等学生党建特色品牌:持续实施石榴系列学生党建“四大计划”,积极打造了以“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的主题团日系列活动。积极创新了“仁心·传承”民族医药社会实践育人机制,先后建立了“雪域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格桑仁心”志愿服务品牌,“格桑花开”民族医药文化宣传品牌等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十年来,组织开展了民族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每年举办科研学术和创新创业相关讲座10余次,组织专题宣讲和申报帮扶会10余次,实现了各类大学生科研课题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年均超30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获得创新创业赛事省级金奖1项,一等奖2项、银奖2项、铜奖4项、三等奖4项、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项目1项。
全院协力推进学生就业:学院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太极集团、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奇正藏药集团、宇妥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中藏药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的紧密联系,全院师生合力促就业,院领导班子结对精准帮扶,走出校门推介毕业生,优化指导服务,积极开展实习送岗工作,多措并举助力民族学生就业。
三、坚持党管人才,扎实落实人才强校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从2012年11人发展到目前拥有一支汉族、藏族、羌族等多民族结合的30人师资队伍。十年来,新增高级职称10人,新增硕士生导师9人、博士生导师3人,拥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新增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师1人、四川教师风采—师德楷模1人、中(藏)医药专家学术技术经验继承人1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1人、四川省名中医(藏医)1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威尼斯98488首席教授1人,威尼斯98488年度人物1人。立项四川省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培养项目1项,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
四、坚持教学改革,培养面向未来的民族医药高等人才
基于“藏羌彝走廊”、“甘孜州南派藏医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区位文化优势,学院融合民族医药传统教育与现代大学教育,坚持以建设现代化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为改革目标,构建了以提高藏医临床综合能力为中心,藏医学与中医学、现代医学、师承教育、临床科研实践相结合的“一中心、四结合”的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校企结合”的现代藏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内地办民族医药高等教育的关键问题,教学成果斐然。
十年来,学院培养藏医学、藏药学本科生815人,民族医学和民族药学硕博士研究生54人;“融合藏羌彝文化特色的四川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四川省高等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校企结合、科研反哺教学、构建现代藏医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四川省高等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另获校级成果奖6项;藏医学、藏药学专业均成功获批四川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藏医诊断学》《民族药物学》获得省级一流课程,《民族药物学》获省级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此外,获得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校级混合示范课3门,校级金课1门,获得教学课堂质量特等奖、一、二等奖6项。出版《民族药物学》《保健食品研发与应用》等国家行业规划教材、创新教材8部。
六、坚持科研立院,科研水平居于全国第一梯队
我院依托四川省民族医学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药学重点学科,形成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性发掘整理及信息化研究、特色民族药资源保护关键技术及品质评价、特色民族药有效性评价与健康产品开发的三大研究方向。民族药学重点学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期评估中获评优秀。
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实现突破,牵头承担了全校首个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民族医药发掘整理与学术传承研究”、中医药院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及相关专题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性效关联,动态表征”的藏药铁棒锤炮制方法及其减毒增效原理研究”、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民族药资源再生与生态保护适宜技术及产业化模式研究”。另承担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省部级60余项。发表文章1000余篇,其中SCI 200余篇。科研成果丰硕,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十余项,其中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效基础与临床循证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特色藏药品质整合评价关键技术的创建与产业化应用”“藏药红景天及其相关制剂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类一等奖;“四川民族医药文献暨特色诊疗技术的系统挖掘与传承应用示范” “药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评价体系建立及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性发掘整理及信息化研究”、“藏药药效成分、药品标准与产品开发示范研究”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民族药辞典》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奖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2项。制定了国家、地方、行业及团体标准二十余项。学院先后参与研发了8个民族药新药,参与开发的芪灯明目胶囊实现1亿元新药转化。
六、坚持守正创新,传承民族医药文化精髓
我院长期致力于藏、彝、羌等多个民族医药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发掘少数民族医药文献科学、文化价值。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及相关专题研究”,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民族医药发掘整理与学术传承”等开展研究。通过构建“民族医药珍善本整理-数字化保护模式”,完成了全国最全、最集中《晶珠本草》古籍珍善本现存5个版本的收集;率先抢救整理了全国唯一一套藏医《四部医典药物图库》古籍文献。出版了《中国民族药辞典》《南派藏医药》《羌族医药》《彝族医算书》等为代表的抢救性发掘整理丛书。首次构建了具有检索、数据挖掘、可视化等数据处理功能的“方-药-性-效信息化平台,培养了中国第一个民族医学博士后,形成了文化传承-古籍文献-药性组合-数据挖掘-人才培养的“五位一体”联动研究模式。
十年来,我院获评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后备)”并近期以极高评价通过验收。“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性发掘整理及信息化研究”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编纂出版的《中国民族药辞典》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著作二等奖,是我国民族医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
七、勇于担当奉献,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优秀人才一线服务乡村振兴: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根据学校党委安排,先后选派杜靓同志(2016年4月—2018年8月)、王张同志(2016年12年—2017年12月)、刚焕晨雷同志(2021年7月至今)在甘孜州得荣县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线助力脱贫攻坚战。杜靓、王张两位同志被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授予“脱贫攻坚嘉奖个人”,获“威尼斯98488脱贫攻坚贡献奖”;刚焕晨雷同志积极践行医疗帮扶任务,在得荣县奔都乡中心卫生院、瓦卡镇中心卫生院以及各村往返出诊,积极投入当地村医培训工作,支持得荣县第二人民医院藏医科建设,其工作事迹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官方帐号、中医中药报、中医中医药网、得荣阳光平台、威尼斯98488网站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
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学院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四川省扶贫项目、三区人才等课题,积极将科研做在民族地区大地上,探索民族药产业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开展驯化、育苗、规模种植与产品开发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发挥我院科研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实现了高校人才优势和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有机整合,推动了双方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助力四川省黑水县、茂县、德格县、红原县、白玉县、宣汉县、渠县中、藏、羌药产业发展,打造支持高原藏药产业发展的“红原精神”,打造以红毛五加为代表的高原药材产业链,协助地方申报成果地理标志产品2个,协力地方构建中藏药材优质品牌,促进了四川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红原县开展濒危藏药育苗与生态保护适宜技术研究
现场指导黑水县红毛五加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