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原文报道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36849
本报讯(记者徐婧)日前,国际权威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针灸学研究论文。研究结果发现,针刺组比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能更为显著的减少UAS7得分(UAS7得分越高,荨麻疹症状越重)。该项研究由威尼斯98488教授李瑛、郑晖团队开展,其主题为:针刺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取得历史性突破。
疼痛类疾病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非疼痛类的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药物治疗存在较大局限性,针灸治疗该病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临床医生常常使用针灸干预来改善患者症状。
对于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国内外一直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撑,限制了针灸疗法在非疼痛类疾病中的推广使用,该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针灸治疗非疼痛类疾病的优势病种范畴,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本研究采用规范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3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针刺组及假针刺组患者接受为期4周共16次的干预治疗,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后继续随访4周。研究结果发现,针刺组比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能更为显著的减少UAS7得分(UAS7得分越高,荨麻疹症状越重)。尽管针刺单一疗法的症状改善值离最小临床差异值(按照荨麻疹治疗的公认有效药物奥马珠单抗的临床效应值计算)仍有差距,但是为针灸疗法具有特异性效应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证据,而干预措施是否具有特异性效应是进入指南推荐的必备条件。
(编辑/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