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原文报道链接:https://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27962
•天回医简出现数处“敝昔”人名,专家认为“敝昔”在字音、字形上均是“扁鹊”二字的通假,医简内容又与扁鹊医学极为相似,因此推断天回医简正是失传已久的扁鹊学派医书。
•天回医简与经穴髹漆人像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揭示出两千多年前我国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脉医学理论体系。
•天回医简翻越“难于上青天”的巍峨蜀道,与各地医学密切交融,证明了中医药文化是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凝聚的智慧结晶,是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 —— 2023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在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而言之,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特性。这是对中华文明特性的深刻总结,是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恢弘擘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指针。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天回医简作为国内迄今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其流传脉络与深厚内涵印证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和统一性等突出特性。这些特性深植于中华大地,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源远流长:天回医简印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比《黄帝内经》还要早200多年的天回医简填补了中医学流传脉络的许多空白。《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中医典籍有黄帝内外经、白氏内外经和扁鹊内外经,流传至今的却只有《黄帝内经》一书。天回医简出现数处“敝昔”人名,专家认为“敝昔”在字音、字形上均是“扁鹊”二字的通假,医简内容又与扁鹊医学极为相似,因此推断天回医简正是失传已久的扁鹊学派医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正史上最早的医家传记,然而扁鹊与西汉初年的仓公淳于意相距数百年,司马迁为何将二人合并作传?长期以来,人们不得其解。天回医简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与仓公行医授学时间大体相当,医简用语存在较多齐语特征,应是发源于仓公所在的山东地区,由此证实扁鹊与仓公之间具有医学传承关系。老官山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其年辈应与仓公弟子相当。西汉成帝时,侍医李柱国领衔校仓公所传之书。王莽之乱后,李柱国避祸消失。不久,四川绵阳一带出现了一位医术高明的涪翁,他的辈份恰与墓主学生相当。后来,四川广汉人程高拜其为师。同乡郭玉又受业于程高,官至太医丞。川派中医药影响医坛两千多年,四川名医的不断涌现,或许就与扁鹊医学经典入蜀有关。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齐头并进,欣欣向荣。天回医简至今虽然横跨两千余年,但其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却从未停止。多少绝续兴替,岁月深藏;多少传承创新,生生不息。如果不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打造这样的文化文明传世工程。
历久弥新:天回医简印证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整理研究天回医简时,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感慨,“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医简中的许多内容是历久弥新的,有很多常见病的配方依然具有价值。”扁鹊是医方祖师,与成书于春秋时期的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相比,天回医简《治六十病》篇有了诸多创新。如祝由方更少了,每方药材从一两味增至四五味、七八味,还出现了剂量逐渐变化的疗程方。可以说,天回医简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成方制剂专书。其药方证实了西汉初期医药与巫术已经分离,体现了“君臣佐使”结构与“辨证施治”原理,是中医药基本成熟的很好说明。
扁鹊医派开创了中医脉诊的先河。天回医简的脉书上下经、顺逆五色脉、经脉诸篇均记录有通过脉相诊断病症的方法。与医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个高约14厘米,体表刻有111个点,“心、肺、肝、胃、肾”等20个铭文,63条经脉线的经穴髹漆人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针灸人像始创于北宋。直到1993年,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的一个经络漆人才打破了这一说法。但绵阳的漆人只有经脉而无穴位。因此,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成为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刻有经络、腧穴的人体医学模型。天回医简与经穴髹漆人像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揭示出两千多年前我国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脉医学理论体系。
以天回医简为代表的众多中医典籍不断推陈出新,推动着中医药学奔流向前。《黄帝内经》肇基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本草经》初撰药物学专书、《伤寒杂病论》开六经辨证之嚆矢、《针灸甲乙经》首创针灸专著、《温疫论》初创温病学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关怀下,武威医简、马王堆医书、张家山医简、天回医简接连现世。对这些中医典籍的系统研究必能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探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促进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如浩浩江河,滋养泱泱华夏;纵横九万里,创新创造如熠熠繁星,汇聚煌煌文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我们要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多元一体:天回医简印证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在考古发掘前,老官山的4座汉墓已遭遇过多次盗窃。天回医简被保存在3号墓的夹层中才幸免于难,这与陕西蓝田县吕氏家族墓的设计十分相似。成都是一个冲积平原,地底墓葬处于不饱水状态,通常难以保存。在以往的发掘中,从来没有出土过如此大量并完好的竹简。天回医简可以重见天日,归功于棺椁表面使用了一层青膏泥,此种习俗常见于楚地。为何陕西、两湖地区的墓葬风俗会出现在成都呢?1号墓出土了一个底部带有“景”字的漆耳杯,为我们揭开了谜底。人们发现在战国时期,景氏是楚国的王族三姓之一。三峡景氏碑,记载了他们从楚地进入关中,再到四川的过程。因此,老官山汉墓的主人应该就是从楚地宦游成都的景氏后人。
此外,就天回医简的内容而言,其语言存在较多齐语特征,应是于西汉景帝时由山东传至成都地区。其中《脉书·下经》篇与长沙马王堆、陕西张家山出土的古《脉书》接近。《治六十病》篇中治疝方与河南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只有穀与甘草之别。《顺逆五色脉》篇记载“凡五色以观五脏之气”“心气者赤,肺气者白,肝气者青,胃气者黄,肾气者黑”,与《黄帝内经》《扁鹊仓公列传》,甚至彝医“六色辨析”理论均有相似之处。
中医在上千年传承中,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地域医学与学术流派。然而在中华文明这一共同体内,各地医学不断交流、争鸣,最终创造出许多共同的学术传统与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的发行,不断推进着中医药标准化。天回医简翻越“难于上青天”的巍峨蜀道,与各地医学密切交融,证明了中医药文化是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凝聚的智慧结晶,是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
六合同风、四海一家。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各族、各地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统一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定能更好地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离不开文化的力量。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天回医简有力证实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赓续中华文脉,坚持守正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天回医简告诉我们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答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挖掘出更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是我们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回望来时路,中华文明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璀璨夺目。阔步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者:孙黎 苏森森) (编辑/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