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四川发布报道链接:http://appweb.scpublic.cn/front-end/news-detail/share_index.html?newsid=727683&time=1681984993634
4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从会上获悉,《天回医简》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它后来去了哪里?为谁所用?相关专家做了研究。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在会上介绍,经过初步考证发现,西汉成帝(公元前26年)时,侍医李柱国领衔校医书,序中说他整理的书是仓公所传。王莽之乱,李柱国的上司刘歆蒙难,李柱国因避祸而消失。不久后的蜀中绵阳一带,有了一位医术高明的涪翁,著有《针经》和《诊脉法》。
《绵州志》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华阳国志》记载“李助多方,以兹立称。助,字翁君,涪人也,通名方,校医书”。西汉校医书的只有李柱国。翁君,应是涪翁;李助,应当就是隐姓埋名的李柱国;涪人,即今绵阳一带人。按李柱国的辈份,与天回墓主人的学生相当。《后汉书·郭玉传》记载,涪翁教了一个学生叫程高,程高又教了郭玉,郭玉则官至太医丞。郭玉是广汉人,即现在的绵阳盐亭人。因为医名高,人们尊称其如上古的岐伯,盐亭至今仍有纪念岐伯的民俗。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