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红星新闻报道,链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207/18dc73a1e89119e4a7831f6676431dbd.html?wxopenid=oBCTzjnwUFJTPyo-x4q63lxKRV1Y
“中药基因组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及现实意义,目前中医药发展遇到了两大短板,其中之一就是药材由野生转家种后的品质下降,所以药材基因研究改造是大势所趋。”
7月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现身威尼斯98488,为“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发布会致辞。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中药基原植物基因组信息,导致中药学和现代生命科学之间缺乏沟通的桥梁,新兴的前沿生命科学技术很难应用于传统中医药研究,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
“从人类基因组学到疾病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推动了现代生命科学、临床科学、药学的进步,是推动医学进步的根本。我想本草基因组学完成后,也会对中药现代化,中药产业化以及中医药的现代化带来根本的变革和推动。”
据了解,“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将为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合成生物学以及濒危药用植物就地保护及迁地保护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推动前沿生命科学技术在药用植物和中药领域的应用,实现药用植物和中药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助其迅速走到生命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中医药基因资源
珍贵的国家战略资源
“我们将以中国、印度、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巴西、埃及等国药典收集的药用植物物种为基础,系统收集整理千种药用植物资源,构建实体库,完成1000种以上药用植物基因组测序……”
“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牵头人陈士林院士介绍,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业界对中药的认知从早期的经验积累逐渐过渡到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对传统中药植物的基因资源认识十分薄弱,这将制约我国中药植物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药效成分的生物合成、药用植物模式物种体系建立等的研究。
“‘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是通过解读传统药物的生物学机制,获取基因组和基因遗传信息,对基因功能开展研究和开发来解决中药研究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其中包括:建立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的药用模式生物体系,通过合成生物学生产重要的天然药物或新药原料,利用基因组辅助育种培育中草药优良品种,开发用于鉴别中药材混伪品的分子标记,揭示药材道地性的生物学本质,建立本草数据库保护珍贵的药用植物基因资源等。”
纵观国内外,中药基因资源都是珍贵的国家战略资源。“国际竞争形势严峻,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启动许多中药基原物种全基因组研究,对我国传统中药研究领域造成极大挑战。”
据了解,基因和基因组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战略之一,进行中药的生物遗传背景研究,有望突破现代医药工业面临的资源浪费和枯竭、环境污染与破坏等世界性难题,实现中药绿色、可循环、可持续性开发和利用成为21世纪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回归中药基原物种的生物学研究也将成为推动中医药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
“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提出
推动中草药基因安全列为国家战略安全
现场,张伯礼评价,“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中的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数据库,将推动中草药基因安全列为国家战略安全。“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研究中药的道地性,揭示道地药材的药效活性物质、合成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还可以转化为优质的中药种子种源,能将其开拓以药物利用,重新划分道地药材分布图,特别是对濒危中药材的人工抚育具有现实意义,这些都是本草基因组学可能带来的效益。”
威尼斯98488校长余曙光表示,作为全国首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双一流”中药学学科建设高校,始终致力于中药资源和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与探索,威尼斯98488建成了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而由陈士林院士牵头的“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将助推药用植物和中药领域与前沿生命科学技术深入融合,实现医药研究领域的跨越式融通与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做出新的贡献。
未来,“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将完成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组装,构建国际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大科学联盟,建立中国在国际药用植物基因组领域的引领地位;建立药用植物模式研究体系,推动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合成、调控和运输的研究;建立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数据库,推动药用植物基因安全列为国家战略安全;构建千种药用植物活体资源圃和种子库;推动高品质草药新品种选育和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