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古人练武和今人学艺,都要不怕辛苦不避寒暑。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也很有意义,三九天和三伏天也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
贴“三伏贴”就是中医学里“夏练三伏”的方法。根据中医的经验,冬病可以夏治,贴“三伏贴”是个有效的手段。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三伏天里大自然的阳气很盛,可以用来补充人体的阳气。
天干地支法是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细分为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十个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对应的日子以天干名称命名,比如“庚日”。根据“三庚入伏”的计算方法,每年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入伏的日子。这样计算,今年的入伏时间是公历7月11日。在此之前,各地的医疗机构纷纷提前做好了准备,要在入伏当天服务好大量来贴“三伏贴”的群众。
四川省中医院儿科医生王海俊回忆,该院儿科开展“三伏贴”活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全院是最早的。当时经过几年摸索,确认了这个疗法对于幼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疗效,所以就逐渐推广开了。“今年的伏天有四十天,所以在中伏还要加强一贴,总共四贴。” 王海俊解释,“三伏贴”的基本原理,用西医说法解释叫“提高免疫力”,用中医说法解释叫“扶正祛邪”,体现的是一种“治未病”的先进医学思维。
医生吴节(左)给助手培训贴“三伏贴”要领。
四川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正在办公室里给助手进行培训。她一边把一张“三伏贴”贴到助手的足三里穴上,一边介绍这个穴道所属的经脉和所起的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大穴,是帮助人体强壮的保健穴位。”吴节说。她强调,“三伏贴”如果贴在关节等活动部位,患者一动就可能发生错位现象,那就要进行特别固定。
“‘三伏贴’不要随便贴,操作要规范。”吴节介绍,在四川省中医院,群众来贴“三伏贴”要分几步进行。首先由医生进行问诊,判断出群众身体的基本情况,比如是属于亚健康还是肺虚或脾虚?然后根据看诊的情况进行辩证开穴,确定哪些穴位要贴“三伏贴”。其后,还要根据群众的身体状况,决定选用轻度、中度、重度药物中的哪一种。这样做,可以区分不同的身体情况来用药,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各人的身体机能。
“三伏贴”的样子。
长期以来,四川省中医院都坚持着用新药做“三伏贴”的传统。他们会在入伏前一天的晚上,把药粉打好。第二天一早调成药,做成“三伏贴”,当天给前来就医的群众贴上。这样做是因为,贴里所含的一些药材具有挥发性,做成后不能放置太久,否则药效可能下降。
统计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的六年间,每年都有数百名群众来到治未病中心贴“三伏贴”或者“三九贴”。吴节表示,现在社会上搞这项活动的医疗机构逐渐增多,中华医学得到更多群众的认可,这让她十分欣慰。
四川省中医院医生为群众贴“三伏贴”。
“中国人文化自信增强,我们中医也更有自信了。”四川省中医院针灸科医生黄史乐介绍,有段时间针灸科医生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可,登记参会时候不好意思写针灸科就写个“内9科”。现在,可以很自信地写针灸科了。他表示,中医不仅能治慢病,也能治急病。比如用针灸缓解急性胰腺炎的剧烈疼痛,就有一定的效果。
为群众进行背部“三伏灸”。
在四川省中医院,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灸”。作为针灸科医生,黄史乐和同事们每年都要在三伏天为群众进行艾灸的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十年了。“三伏灸”针对的是一些阳虚较重的体质,是更大力度的“夏练三伏”。具体做法是依次在人体上放好石蜡、姜、艾绒,然后进行点火艾灸的工作。
入伏日,很多群众来贴“三伏贴”。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史乐用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的理论对“三伏灸”进行了解释。用这个方法补充人体阳气、改善阳虚状况,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这是“法于阴阳”。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具体的办法和药品用量是否合理、是不是能最有效地调理人体,这是“和于术数”。黄史乐学过西医也学过中医,他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正确的思路,他要在这个思路上探索如何更好地为群众卫生保健事业服务。
四川省中医院内的“三伏贴”主题宣传海报。
《黄帝内经》中说,“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大意是说,人体变化要顺应天时,该出汗的时候就要出汗。“三伏贴”反映的也是这样的中医文化思维,顺应天时好治病。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瑰宝,不但在抗疫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日常保健中也有着极大的意义。
“三伏贴”贴上,畅通的气血让人舒服、中医的功效让人信服、祖国的文化让人佩服。有了这“三服”,人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那“三服”——服务祖国、服务社会、服务家庭。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