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4月24日
来源:《家庭与生活报》
链接:
http://www.homelife.sc.cn/new/html/jtshb/20140424/jtshb693112.html
内容:
糖尿病不是降血糖那么简单
段俊国教授及其团队,凭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效基础与临床循证研究”的研究成果,荣获四川省2013年度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继西南交通大学“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项目被授予200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后,四川12年来首次授予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作为全球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对于糖尿病治疗的研究,全球科研工作者一直都在努力。在多年研究中,“标准化”问题的瓶颈,让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并没有太大突破。为此记者也专访了2013年四川科技进步奖唯一特等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效基础与临床循证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成都)主任、威尼斯98488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段俊国。
整体观思想 糖尿病治疗从局部走向整体
很多老百姓对于糖尿病其实是存在一定误区的,认为用胰岛素等西药把血糖降下来,就是治疗糖尿病。往往忽视了糖尿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眼、糖尿病脚、糖尿病肾等。这些在西医看来很棘手的问题,中医却能通过整体治疗的理念,来缓解和解决。“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三个很重要的观点:整体观、个体化和治未病。”段俊国介绍说,“什么是整体观?拿糖尿病来说,它并不只是血糖高的问题,是人的整个机体糖的代谢、糖的应用发生了故障,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就是血糖高。而普通的老百姓和病患往往也就纠结于如何控制血糖,却忽略了背后存在的一系列机体上的问题。”
对于并发症的处理,病人往往是“对症处理”。很难有人能把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以一种整体思考的方式来考虑。
在如何运用整体观理念治疗糖尿病上,段俊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我从1986年开始研究糖尿病眼。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现局部的治疗方式,虽然一定程度地暂时保护住了视力,但糖尿病仍然在对其它器官进行损害。”“我们转变了思路,把糖尿病肾、糖尿病眼、糖尿病神经等因为血糖上升而引发的疾病,按照中医特有的辨证治本的思想来进行综合考虑和思考。保持整体性的思路不变,一步一步地前进,直到“拿下”糖尿病这个敌人。”
个体化治疗 为病人“私人定制”解决方案
除了整体观,个体化也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治疗方式。比如段俊国团队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发的全球首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新药——“虚瘀并治中药复方芪明颗粒”。在减少中度视力、重度视力的丢失率的同时,也具有延缓或减少糖尿病肾衰等风险。新药及成果造福600余万患者,但仍有部分患者,既使使用了“芪明颗粒”仍没有明显的效果。为什么?这就是个体化的原因。“人和动物不同,人会因为不同的社会背景等原因,而造成个体差异。所以在运用“整体观”治疗的同时,我们也要兼顾个体化问题。”段俊国解释说,医生应该根据病人是并发了肾病,眼病还是存在神经病变,是单一的还是复合性病变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这就是中医除了整体观以外的另一个精髓——个体化。“我们现在承担的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的研究重点就是依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变特点用芪明颗粒来进行“加法”——即根据偏证兼症的不同加相关的药,这样才适合病人具体情况。
治未病预防 上医治未病预防最关键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段俊国认为,任何的疾病最重要的就是治未病。黄帝内经里提到过:“上医治未病。”现在人普遍都是生了病才去找医生,这种其实是错误的,好的医生应该是保证自己的病人不得病。为什么我们非要等糖尿病引发各种并发症以后,才去想办法解决呢?预防应该是最重要的。“以糖尿病来说,没有得病的时候,我们要控制体重,不要出现肥胖,多运动,多咨询医生和调理师。”段俊国建议说,“在出现糖尿病前期征状的时候,我们要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这个时候也需要求助于医生。当糖尿病发生的时候,就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和走向不可挽救的趋势。”
段俊国 威尼斯98488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医院党委书记。1987年毕业于威尼斯98488医学系中医眼科专业,获中医眼科硕士学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获得 “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四川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2012年11月荣获 “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工作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