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特邀威尼斯官网马烈光教授开设专栏“马烈光养生心语”,从2014年7月23日起,将于每周三刊载马烈光教授的养生感悟。以下是第一期专栏文章。
时间: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06版)
网址: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07/23/content_88652.htm
内容:
编者按:马烈光教授从事中医养生学医教研工作近40年,对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认识深刻,造诣精深,成绩斐然。从本期起,“马烈光养生心语”栏目将陆续刊载马烈光教授的养生感悟。让我们随着马烈光严谨优美的文字、循循善诱的语言,一起领略养生之美,参详养生之道,学习养生妙法。
不善养生 难为“大医”
□ 马烈光 威尼斯98488
投身医道者,无不想成为杰出医家。然品德之厚薄决定术用之善恶。古人指出:“德之不成,艺多何益?”若其失德,恃才傲物、挟技傲世,怎谈“苍生大医”!故孙思邈言 “大医”应“至精至诚”,即医理医术至深至精,医风医德至诚至善,缺一不可。然细细想来,孙思邈之论,尚有可补充之处。医者无论精“艺”,还是诚“德”,如果不善养生,又怎能为“大医”?
从医学目的来看
医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健康是医学的根本着眼点。《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所谓“萌芽”,即“三部九侯之气尽调不败”之时。“尽调”,说明人体器官及功能均正常不乱;“不败”说明有不适感,但不适感较轻,尚未成“病”。可见,《黄帝内经》将高明医生的临床实践着眼点定位于“欲病”的非病状态。这一状态下的人,可称之为“健康人”,或套用更准确些的现代名词曰“亚健康人”,但总不离“健康”二字。
什么叫“工”?匠人也。若将“大医”仅定位于“掌握高明医技的医工”,难以配得上“大”字。再以先贤论,古人推崇的最高标准曰“道”,尚“技近乎道”。故此推之于医,“大医”的目标绝不止于“医技”,而当明“医道”。能“淳德全道”、“合同于道”的医家,才能成“圣”、成“贤”、成“王”,所以古今公认的“大医”,总被后人冠以“医圣”、“药王”等崇敬之语,就是明证!
什么叫医之“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里的“治未病”就是维护健康,提高健康水平。何种学术能达此目标?唯有养生!可见,医学应以“生命健康”为核心,“健康不病长寿”为医学之终极追求。验之于《黄帝内经》,《素问》开篇《上古天真论》即列真、至、圣、贤之境界,“真人”提挈天地,独立守神;“至人”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圣人”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即使是四者之中最低层次的“贤人”,也是辨列星辰,将从上古,合同于道。由此而言,“圣人”之“圣”,圣在养生!推而广之,大医之“大”,大在养生!当代首届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说:“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诚为经义的最佳注脚。赘而言之,欲为“大医”,当明养生;不明养生,实难当“大医”二字!
今人都明白养生和“治未病”,中医人更不可不知“养生”不能拘泥于病前,应该贯穿于出生前、出生后,病前、病中、瘥后等全过程。养生之学何止于研究病前摄养、预防保健这一范畴,其学术合则谓养生学,散则存于所有中医其他分支学科中。专注临床的医生,不论从事何科,若缺乏相应的养生学素养,则其学术尚不全面,更何以成为“大医”?曾有人预言“未来之医学,将是在中医整体框架下的综合医学”,“未来医学是健康医学”。此说极有见地!故欲成就未来医学之“大”的医者,需从养生沃土中汲取精华、启迪思维。
然而,德艺双馨方可谓“大医”,医德素养与养生更息息相关。自古养生旨归,形神共养,养神为先。养神之要,贵在养性崇德。“健康”层次中,形体健康为基础,其上是精神心理,再其上为社会适应之完美与道德健康。“健康”的修养之道,若先养其身形,而后精神,而后社会、道德,则事倍功半;若先养其德,则事半功倍。《论语》曰“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孙思邈则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因为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恬淡虚无”,“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与他人交往诚恳宽容,态度谦逊,“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样就会神无扰动,精神健康,并与社会环境和谐适应。“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自然行为端正,气机调和,形气无损,形体亦自康健。形体、心理、社会、道德均健康,方可长寿!故养生当先养德,修德寿自延,“养德养生无二术”。可见善养生者,其德必厚,而医之真善养生者,其医德素养自不薄矣。故不明养生,医德、医技尚有所缺,难为“大医”。
从“大医”形象来看
“大医”难为,在于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和兼济天下的胸怀。老子语:“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诚为良言!自身的身体健康,乃至寿数的绵长,对医家来说,尤为重要,更是“大医”的一项重要特征。欲为“大医”,须不断诘问,若“将身不谨”,何以“寄”、“托”天下?古今成大事者,皆需从己身做起。而医者所为,“人命关天”,乃大事之最,更当“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然后才可得病家乃至天下的“性命相托”。
要想有高明的医技,需经过长久的临床经验积累。因而,医者若自身健康堪忧,怎能获得高超医技,更不用说成就“大医”!君不见,历代“大医”造像,均和蔼慈祥,银髯飘拂,非如此难显其医龄之久,学养之深。在同样的年门诊量下,行医20年与行医30年、40年乃至50年、60年的中医,医技必然有所差别。当代,“国医大师”的评选标准中重要的一条为“医龄50年以上”,即是此理。可以说,医之生命长久,才能有更多机会成为“大医”;反之,“不道早夭”,几乎必然与“大医”无缘。何能“百岁而动作不衰”?唯养生也!
从医家之龄来看
历代著名医家大多高寿,如孙思邈101岁、葛洪81岁、华佗97岁、孟诜92岁、王冰94岁、万全97岁、杨济时98岁、张景岳77岁、钱乙82岁、巢元方81岁、陈自明81岁、吴鞠通79岁、喻昌81岁、傅青主77岁、叶天士79岁、薛雪89岁、徐大椿79岁、赵学敏76岁等。
可见,中医成名成家何其难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有涯”而“知无涯”,个人穷其毕生精力亦难“博极医源”,但医术又重在积累,必须“精勤不倦”,所以医者更当明析健康长寿的重要性,“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不善养生,多病短寿,即使天资再高,“或耗其精,或伤其神,或夺其气”,最终损命折寿一场空,何以为“大医”?历代中医学家大多高寿,尚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汲取知识、积累经验,才可登“大医”境界。
国医大师都长寿,他们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治病救人、授课带徒。显然,古今医家欲成其“大”,必有高寿啊!皆因命长才能学久,善养才能技精,保身才能济人,形健才能服人,寿高才能名扬。
总之,欲为“大医”者,当善保己身,正养生之心态,究养生之学术,行养生于毕生;同时精求医道,爱己及人,发“拯黎元于仁寿”之心,树“兼济天下”之志,积累功业,不觉间“大医”成矣!切不可轻忽养生,“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出师未捷身先死”,岂不痛哉、惜哉!
不善养生,难为“大医”!愿共诫之、共勉之!
作者简介 :马烈光,威尼斯98488教授、博士生导师。威尼斯98488养生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基础系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养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室学术研究带头人,世中联养生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研究分会副会长,《养生杂志》主编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科普巡讲专家。主编中医养生类国家规划教材4部及中医专著3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