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7月6日
来源: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办公室《简报》第39期
内容:
威尼斯98488发挥优势服务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
威尼斯98488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治蜀兴川的大背景、大格局中找准定位,积极发挥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
一、服务美丽四川,凸显中医药文化和生态之美
(一)加强中医特色人才培养。实施“卓越中医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学历教育、学位授予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融合的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中医健康人才培养计划”,依托中医药优势专业和中医养生学、健康管理与服务等新办专业,采取合作办学、订单定向等模式培养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和中医健康管理人才。在人才培养中突出中医特色,优化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和等级考试,突出中医思维能力培养,推动中医药特色技术进课堂。开设一批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积极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中医临床思维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繁荣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之美。
(二)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利用博物馆、药用植物园等对外开放馆园,推动中医药宣传、青少年科普教育等。在金沙讲坛、电视台开展中医养生文化讲座,与温江区委共建“花语廉心、本草洁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传统保健体育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活动,开展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体验营等活动。
(三)搭建中医药文化发展研究平台。办好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医药文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依托学校在中医药传统文化研究、教学方面的底蕴,借助现代时尚的媒介传播手段和设计理念,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四)发挥中医药重要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将中药材种植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能力、治理水土流失等相结合,发挥中医非药物疗法如导引、推拿、针灸等方法对自然零破坏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中医药的生态之美。
二、服务繁荣四川,打造中医药产业绿色经济增长点
(一)发挥中医药经济资源潜能。中医药涉及产业链条长、天然生态、无污染,吸纳从业人员多,拉动消费作用大,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学校实施领军人才建设计划和教师发展支持计划,积极推动将中医药的经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开展中医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解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发挥中医药科技资源潜能。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原创思维、医学实践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建设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医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中医药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医疗卫生领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
(三)发扬中医药兼具人文与医学科学的特点。服务四川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的重要参与省份的定位,努力建成“一带一路中医药中心”。学校附属医院分别在德国和黑山建立分院。努力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将互联网思维植入中医药。利用教育部“中国—东盟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心”,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服务和谐四川,发挥中医药独特的卫生资源优势
(一)发挥中医药独特的卫生资源优势。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突出优势,利用公立医院改革机遇,引进社会资源,创新多元化办医模式,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重点建设好威尼斯98488附属医院、银海眼科医院、国医堂等医疗机构。
(二)打造高水平的医养服务基地。强化中医医疗龙头地位,将附属医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成为辐射和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西部中医药龙头。加强中医药临床特色疗法的研究和应用,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工程,打造一批独具优势的中医药防治专科(专病)和领军专家,形成创新能力强的重点学科群和重点专科群。加强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培训中心的建设,整合中医临床教育培训资源,建成西部领先的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开展中医养生、中医康复、中医养老及中医旅游等多样化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
(三)发挥优势助推脱贫攻坚。在强化“造血”上下功夫,从选派优秀干部、医疗健康帮扶、经济作物种植规划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强和提高中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益和产品附加值,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当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供稿/党政办公室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