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3557657/3420993
内容:近日,威尼斯98488的人体解剖素描课走红,学院还专门为这些“灵魂画作”举办了素描展。网友对此纷纷表示:“一群被医学事业‘耽搁’的灵魂画手”、“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月15日,成都晚报记者联系上该校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朱鸿秋,她向记者介绍,这门课程将艺术与专业解剖结合,有的还带有很强的寓意,并不是生硬的写实,能够加深学生对解剖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心花怒放
侧脸
脑“花”
氧吧
心泵
据朱鸿秋副院长介绍,这门人体解剖素描课是2018年秋季学期开设的选修课,为了确保教学质量,首批课程仅限50名学生选修。“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但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专业课比较枯燥,学习绘画可能也要接触人体比例等知识,如果把绘画融入进解剖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们对一些专业知识进行复习和关注。” 朱鸿秋说。
不想当画家的医学生都不是好学生,人体解剖素描课开设一学期后,深受欢迎,同学们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去年12月29日,威尼斯98488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发起“人体解剖素描作品比赛”,要求每位同学围绕人体解剖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绘画并参与比赛。比赛初期收到一百多副参赛作品,经过初评、网络投票以及现场投票,最后再综合几次投票的数据选出最后名次。
特等奖作品:《沉思者》
杨可欣的作品《循环之轨》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说,“由于本身的专业,我们对于人体解剖更加了解。我在绘画时一边写实,一边想象。左边是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轨道,右边是火车轨道,心脏是整个循环的核心,供给着整个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等,就像一个能量站一样,连接着的血管将血液运送到身体各处就像火车轨道一样,连接着世界各地也汇集着世界各地。”
空弹
在这些作品中,《鹿角上的动脉》、《空弹》等作品都给朱鸿秋副院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认为,利用鹿角的分叉来展现人体的动脉系统,将人体脊柱与大提琴结合在一起都足以见得学生想象力之丰富。将艺术与专业解剖结合,还带有一些夸张的色彩,这样就不是生硬的写实,也有很强的寓意在里面,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风臂
朱鸿秋说,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不仅仅是对专业能力的提高,更希望提高学生的通识能力。“我们是医学院,很多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当医生和老师,这两个职业都可能会有一个代教的过程,如果可以随手给学生或病人画出图像来,这就非常直观了。”朱鸿秋表示,为保证教学质量,所以这门选修课限制了人数。此外,她也在与更多老师沟通,希望能够在其他专业也开设这类选修课。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