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QQ
官方微信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思政案例>详细内容

课程思政案例

药学院《中药提取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4 16:05:35 浏览次数: 【字体:

基于“一个案例 贯穿全书”的闭环式课程思政新模式用于《中药提取工艺学》教学

 

李小芳 胡慧玲 罗佳 刘芳 高飞

(威尼斯98488 药学院 中药炮制与制剂系

《中药提取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一、案例综述(包含课程名称、结合章节、教学目标、思政育人目标、案例意义等

1. 课程名称:中药提取工艺学

2. 结合章节:第一章 绪论;第七章 回流提取法;第十七章 结晶法部分

3. 教学目标: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提取、分离获得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案例贯穿全书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掌握中药提取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中药回流提取的概念、原理和特点;了解中药分离方法结晶法的原理和操作。

4. 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屠呦呦从中医药古籍中发现青蒿素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匠人精神;通过屠呦呦采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探索精神通过青蒿素分离方法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私奉信与坚持不懈

5. 案例意义:本案例主要通过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并将其提取、分离获得青蒿素单体用于治疗疟疾的艰辛过程,将工艺过程作为案例主体,与《中药提取工艺学》所体现的工科特征进行有机融合,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内涵,突出价值引领,通过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结合:

 (1)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中,充分挖掘了传统方法(浸渍法)中蕴藏的科学价值,并用现代科学技术(回流提取及结晶法)进行改进、完善,体现了严谨、求真、中医药文化自信等思政精神。 

 (2)传承和创新相结合  屠呦呦团队对经典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传统方法浸渍法进行传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改为乙醚低温回流,并在后续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硅胶层析方法,得到青蒿素的结晶,进而制备成制剂使用。本案例充分诠释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精神。

 (3)体例和案例相结合  采用一个案例贯穿全书主要章节的教学体例,将体例和案例相结合,将浸渍法、回流提取法、结晶法等诸多方法融为一体,使课程主体内容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中挖掘到关于工艺提取的诸多内核,将思政元素隐性融入,于常规中见新意,学生接受度高,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二、案例解析

4a0b335b6eea4bd7bbfdd0d47d77bc90.Png

案例解析示意图

1. 思路与理念

1.1 掌握中药提取的重要性和意义

 案例内容简介: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世界各国无不在苦寻,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如此艰难困苦之时,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并优选出了青蒿做为候选中药,通过科学提取和分离,最终在1971年成功获得青蒿素抗疟疾药物。

 案例设计思路与理念:本案例主要是体现了一个智慧和三个精神:一个智慧是指古人和中医药的智慧,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找到抗疟方法;三个精神是指屠呦呦身上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坚持不懈三种精神。

1.2 中药回流提取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案例内容简介: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水煎煮提取青蒿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40%-68%,屠呦呦又查阅了历代用药经验,发现东晋名医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从这句话,尤其是其中的“渍,绞取汁”中获得灵感,这里的“渍”便是浸渍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的葛洪已经认识到青蒿应用浸渍的方法,而不能加热。或许之前正是高温加热破坏了青蒿里的有效成分,所以《肘后备急方》中的这句话成为了青蒿素研发成功路程中重要的转折点。屠呦呦改变了提取方法,改为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提取,结果青蒿素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可以达到100%。

 案例设计思路与理念:本案例展示了屠呦呦研制青蒿素的历程,传统中药提取法——浸渍法给予了关键的启示作用,这是对经典著作、传统方法进行传承,然后再进行创新的典范,通过本案例可教育学生文化自信、探索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1.3 中药分离方法结晶法的原理

 案例内容简介: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科研人员运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硅胶层析方法有效地提取、分离了青蒿素结晶。“1972年11月,团队提取到青蒿素结晶,自己也不顾自身安危,作为临床试验志愿者。但在海南进行临床实验时,5个病例效果并不理想,大概1例治好,2例体内疟原虫明显减少,1例无效。”为什么青蒿素在动物身上效果好,应用于人体却并不理想呢?屠呦呦仍然执着地继续探索。分析原因,一开始临床采用的是片剂,崩解度不好,影响吸收,于是她改用胶囊进行临床实验,治疗3例全部有效。

 案例设计思路与理念:本案例基于青蒿素结晶的制备和产品化的过程,让学生领悟数学家华罗庚所言:“机会只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的那种坚持不懈与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屠呦呦自己作为临床志愿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

2. 设计与实施

2.1 掌握中药提取的重要性和意义

 案例设计:通过四个环节的设计,分别对应学生“思考-表达-学习-思索”四个过程,在知识点中无形引入思政元素。

 案例实施: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出思政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屠呦呦会获得诺贝尔奖?。让学生主动去回忆和思考青蒿素的故事,并给予3-5分钟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和资料查找,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常识、讨论和网上求助的方式去寻找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去寻找屠呦呦获奖的原因,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文化和中医药自信。

第二环节:学生表达 引导思政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润物细无声的把学生的回答归结到事先预估学生会归结到的几个思政点,包括文化自信、匠人精神和爱国情怀。

学生活动:选出2-3个小组的组长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适时做引导,将思政之“盐”溶于讨论之中。

第三环节:老师教学 融汇思政

教师活动: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迅速的总结,将总结归结到一个智慧和三个精神。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聆听老师的总结和讲述。

设计意图:通过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简单过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匠人精神与爱国情怀

第四环节:引人思索 回味思政

教师活动:播放屠呦呦BBC的纪录片,从外国人的眼中去认识屠呦呦。

学生活动:仔细认真的看屠呦呦的纪录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刚才的讨论进行一个完整的梳理,加深对中国中医药骄傲屠呦呦的认识,同时对思政元素多一个升华。

2.2 中药回流提取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案例设计:通过四个环节的设计,分别对应学生“思考-表达-学习-思索”四个过程,在知识点中无形引入思政元素。

 案例实施: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出思政

教师活动:课前教师布置资料查找作业:“屠呦呦研发青蒿素过程中,使用的青蒿素提取方法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总结屠呦呦青蒿素提取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查找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资料,了解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科学精神。

第二环节:学生表达 引导思政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讨论,在黑板上总结出屠呦呦对青蒿素提取方法的改进过程,并着重强调屠呦呦经历了多次实验的失败才发现了青蒿素。

学生活动:课上学生以自愿或推荐的形式,对资料查找的结果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适时做引导,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老师教学 融汇思政

教师活动:结合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案例,教师讲解中药回流提取法的概念,指出回流提取法是以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为提取溶剂,其特点是使用低沸点的溶剂,可回流提取热敏性成分。

学生活动:对比前面章节学习的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总结各种提取法适用提取的中药成分。

设计意图:结合案例中提取温度对青蒿素药效的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回流提取的概念及特点。

第四环节:引人思索 回味思政

教师活动:掌上金课平台布置作业,请学生谈谈对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感想。

学生活动:学生按老师提供的掌上金课课程号,登录平台参与留言,结合自身专业,谈谈对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发表感想,让学生体会并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3 中药分离方法结晶法的原理

 案例设计:通过四个环节的设计,分别对应学生“思考-表达-学习-思索”四个过程,在知识点中无形引入思政元素。

 案例实施: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出思政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将青蒿进行提取处理后,如何分离其有效成分并制成产品治疗疟疾?。让学生主动去回忆和思考青蒿素的故事,并给予3-5分钟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和资料查找,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常识、讨论和网上求助的方式去寻找青蒿素分离纯化的方法和制备的剂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发自内心融入课堂

第二环节:学生表达 引导思政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润物细无声的把学生的回答归结到事先预估学生会归结到的几个思政点,包括创新精神、无私奉献与坚持不懈

学生活动:选出2-3个小组的组长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适时做引导,将思政之“盐”溶于讨论之中。

第三环节:老师教学 融汇思政

教师活动:青蒿进行提取后,屠呦呦团队的研究人员运用当时较为先进的硅胶层析方法有效地提取、分离了青蒿素结晶,体现了在传承的基础上要应用新技术创新发展;制备结晶后,自己也不顾自身安危,作为临床试验志愿者,在海南进行临床实验,5个病例效果并不理想,大概1例治好,2例体内疟原虫明显减少,1例无效,为什么青蒿素在动物身上效果好,应用于人体却并不理想呢?分析原因,一开始临床采用的是片剂,崩解度不好,影响吸收,于是她改用胶囊进行临床实验,治疗3例全部有效,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主动思考,具有创新、坚持和无私精神

学生活动:学生学习青蒿素结晶的制备过程,思考分析临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案例和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结晶法的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青蒿素纯化和制备成型的过程,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充分混合。

第四环节:引人思索 回味思政

教师活动:总结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后,采用硅胶层析方法有效地提取、分离了青蒿素结晶,制备成胶囊剂的整个过程,提出问题“现代采用什么方法制备青蒿素结晶?在实验过程中总是一帆风顺吗?”

学生活动:学生查阅现代制备青蒿素结晶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入思索,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培养开拓创新、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3. 案例实效

该案例的展示过程有四方面的设计:第一、借用了PBL的教学方法,由问题导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第二、引导学生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检索和解决,培养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能力;第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加重了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第四、借用的多媒体教学(视频材料和掌上金课)和思考题的提出,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屠呦呦的认识获得升华。重要的是,四个方面的设计都融入了恰当的思政元素,给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案例经验

该案例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与立场这三个维度,组织课堂教学和课下资料查阅,同步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接地气,课堂互动感强,学生参与度高。

三、案例反思

1.创新之处 

1.1 一个案例,贯穿全书

   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分离获得青蒿素的案例,提炼不同工艺环节,不同思政点贯穿全书主要章节。如从前期屠呦呦在古籍《肘后备急方》中发现青蒿素的思政案例,达到掌握《中药提取工艺学》中第一章相关中药提取重要性和意义的内容;从历经多次失败,进而改用乙醚低温回流提取青蒿素的思政案例,达到掌握第七章回流提取法的相关精髓;从后续采用硅胶柱层析得到青蒿素单体的课程思政,达到熟悉第十七章结晶法相关原理及工艺过程等内容。

1.2 精准对应,形成闭环

   中药提取工艺的整个环节包括提取、分离、纯化等,青蒿素的制备案例精准对应了每个环节。通过一个案例,将整个工艺环节串联起来,并形成闭环,可使学生加深对中药提取工艺的整体认识,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探索精神、中医药的文化精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等思政核心得到充分体现。

2.下一步改进措施

   下一步拟深耕细耘,深入挖掘《中药提取工艺学》中蕴含的深层课程思政内容,思考如何将课程思政和课程主体内容有机结合,避免流于表面,避免生搬硬套。

   具体改进措施拟包括:(1)加强对案例来源,如中医古籍的深层次学习;(2)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挖掘更多优秀中医药文化及科研内涵,设计适宜的影像、视频等多种媒介与课程主体内容有机结合;(3)思考如何添加实践内容,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终审:课程思政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