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开展教研室专题教研活动
学院各教研室在教学质量提升月中根据学校和学院的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本教研室的各项专题教研活动,现总结如下:
1、我院温病学教研室于5月31日在温病学办公室举办SCI论文写作经验分享讨论。温病学教研室成员于2018年4月14日前往北京进行SCI、论文撰写的学习,利用教研活动的方式将此次学习的内容以及之前撰写SCI的经验进行分享和交流。主要内容为论文、成果与项目验收报告在科研中的定位、特点与要求;SCI英文写作技巧、常用句型于实例分析;中医药临床研究SCI论文发表要点;医学SCI期刊接受发表的中医药临床科研论文概述;撰写SCI论文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讨论等。通过以上学习和讨论,成员们更清楚地了解SCI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何进行准备,在写作中需要注意哪些具体技巧,如何选择合适的SCI期刊进行投稿等。大家都表示积极为撰写SCI论文做准备。
2、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于5月10日下午在温江校区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开展了以“聚焦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生物化学实验课说课示范;二是集体学习新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系主任冯雪梅教授主持了本次教研活动。
张技老师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五大方面展示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说课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接着,在杨金蓉教授的主持下,大家认真学习并讨论了由冯雪梅教授主编、我系全体教师参与编撰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该实验指导是我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此次集体备课,老师们就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的设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辨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时安排等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我院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在“教学质量提升月”的主题是: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了讲好课、说好课,大部分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备课到教具、多媒体的运用,从查阅资料到精心设计,从先大量听课到征求他人意见,体现了老师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教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讲课比的是教学智慧,比的是基本功,比的是工作态度。教研室主任和资深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对青年教师进行了听课和讲授技巧的指导。各位老师都十分重视,在活动中表现了自己最亮丽的一面,讲课时都焕发了青春与热情,演绎了课堂的精彩。全体教师通过了学校和学院专家督导,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本次活动中,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在36学时《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考试中,引入了客观题采用机读卡进行阅卷的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阅卷效率,同时使阅卷和总分的准确率也得到了保证。此成果今后将在教研室负责的所有授课科目进行推广。为了配合教务处推行的考试改革,《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科也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建成了容纳3000考题(包含各类题型)的题库,以迎接在期末考试中首次进行的全员机考。机考不仅便于考试管理,而且便于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此外,教研室进行了《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改变了单一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实验方法,引入了《虚拟电子切片系统》,在实验的过程中虚实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授内容的掌握,也有利于在学时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尽可能多的对学生进行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的指导。
4、我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本次“教学质量活动月”中针对新开课程“基础医学概论”,先后组织参与课程的教研室全职教师和实验中心双岗老师共7人,开展试听、试讲四次,要求年轻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常态化。针对“基础医学概论”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的难点,即实验课的开展,进行了充分讨论分析和模拟教学活动,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此外,学院教师积极参加教务处举办的威尼斯98488“第二届微课比赛”,经过学院严谨的评选与调查,推荐方剂教研室的张丰华、陈西平,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赵静以及生物化学教研室的张技参加此次比赛。希望四位老师通过学校微课培训和自身努力能够取得优异成绩。针对学校人事处组织的“PPT专项提升培训”、“BOPPPS教学设计专项培训”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学习,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教师们都积极参与,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学院认真落实贯彻“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的精神,通过学校和学院一系列提升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及比赛,学院教师态度认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学院将活动精神和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