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 “三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计划实施方案 (试行)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院学生素质培养工作实际,特制订《威尼斯98488管理学院“三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三让’计划”)。
一、“‘三让’计划”的背景依据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学院不断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研究,探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时俱进地开展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素养正是要准确而具体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素养培育实质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在学生教育实践中贯彻和体现。学院在学生素质培育过程中,秉承“管法古今·理树大才”院训,坚持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得到发展机会、增强发展动力的“三让”素质教育理念,以“大气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的管理青年文化品格塑造为主线,构建“两纵一横”的“大”字形素质教育机制(一横指通识人文素养提升;两纵指学生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着力培养“懂医药、通人文、精管理”的卓越医药卫生管理人才。
二、“‘三让’计划”的实施原则
(一)坚持学生为本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计划实施全过程。
(2)注重专业融合
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与需俱进,践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与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
(3)强化文化传承
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引,着重强调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植根于中医药文化历史土壤,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立足国情省情、体现学院特色。
三、“‘三让’计划”的内涵体系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贯穿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一)文化基础——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1.人文底蕴。人文底蕴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素。
一是人文积淀:要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层面注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重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交融;在实践层面,以科学精神拓展全球视野,以人文之光激发家国情怀等。
二是人文情怀:要教育引导学生以人为本,学会尊重理解并包容他人;敬畏生命,关切人类生存与自然发展等。
三是审美情趣:要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与能力;认识社会、感知生活、体验人生、丰富阅历,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素。
一是理性思维: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真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实事求是,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学术精神等。
二是批判质疑:要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批判;提升独立的思考能力,学会理性判断等。
三是勇于探究:要教育引导学生保持好奇心,勤于思考,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勇于创新,培育破解难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等。
(二)自主发展——让学生增强发展动力
1.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素。
一是乐学善学: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学习的价值,态度积极,兴趣浓厚;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好学,付诸实践等。
二是勤于反思:要教育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增强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三是信息意识:要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和运用信息,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遵守网络伦理与道德,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等。
2.健康生活。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素。
一是珍爱生命:要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明确人生规划,懂得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养成强身健体的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应对,理性处理等。
二是健全人格:要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生活学习充满自信;做到自制自律,善于调控自我情绪;攻坚克难,有坚韧的抗挫能力;加强主体能力培育,养成独立健全人格等。
三是自我管理: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负责,自我激励,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合理支配时间,具备较强的选择与执行力等。
(四)社会参与——让学生得到发展机会
1.责任担当。责任担当主要是指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素。
一是社会责任:要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二是国家认同:要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国家意识,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政治觉悟;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三是国际理解:要教育引导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差异性,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2.实践创新。实践创新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素。
一是劳动意识:要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专业的劳动技能,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意识和行动,积极尝试创业等。
二是问题解决:要教育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能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推进工作的综合能力等。
三是技术运用: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专业技术的兴趣和意愿,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效成果,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善于技术创新等。
四、“‘三让’计划”的实施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根据“三全育人”的要求,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特点,实施“三让”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计划,既是实践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对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具体要求。
(一)以“三全”育人要求为指导,为核心素养训练构建系统作业链
1.全员育人:采取“众筹学工”,按照协同性原则落实多元育人工作主体。构建一支由专兼职辅导员、专职教师、班导师、班导生、离退休教师、校外导师、毕业生和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协同作战的全员育人团队。建立“纵横联动”的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机制,发扬学院团队精神,夯实“传帮带”“老带新”“班级互助”“支部共建”的团队建设基础,有效激发全院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优良学风。
2.全方位育人:实施“模糊导航”,按照系统性原则统筹多向育人工作内容。全面实施“三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计划,将原有的素质教育载体整合成具有管理学院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各种训练营。立足专业、兼顾全面,通过训练+竞赛、训练+展示的模式,实施一专业匹配一社团、一专业打造一品牌,实现以学助赛、以赛促学、学赛互动,通过精心策划方案、优化实施流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参与、深度参与,在训练过程中加深认识、深化理解、得到提高,着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格品质,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赋予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创造品质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管理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经验和成果。
3.全过程育人:打造“共享车间”,按照整体性原则搭建多维育人工作平台。跨院、跨校、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横到边、纵到底,与校内兄弟学院、兄弟高校的同行学院、国内外同类专业和跨专业开展思路共商、机会共创、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的合作育人。有效整合院内外、校内外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全链条流水生产线,建立一批实习见习实践基地,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启动一批合作育人项目,聘任一批校外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导师,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大力推进学生的精准就业,实现从专业到职业的调频转化,打通从校园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二)以核心素养训练为手段,为“三全”育人要求建设集约操作间
1.通识人文训练营。以服务学生通识人文素养提升为内容,着力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其中包括:二级党团校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项目、“六早”行动、“杏林”系列文体活动、“管理之星”班级风采赛、“心灵风景线”心理话剧、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学院学生科牵头,团委、学生会参与)
2.学术创新训练营。以服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着力夯实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较强的学生和实践能力。其中包括:管理论坛暨大学生学术交流会、各专业赛事指导、校科研实践创新课题、“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科研科/研究生科牵头,教学科、学生科参与,团委、学生会实施)
3.就业创业训练营。以服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能力。其中包括:各校企合作就业创业俱乐部、就业指导培训课程、职业梦想秀、模拟招聘、辩论赛、“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各专业领域创业大赛等。(学生科牵头,团委、学生会参与)
五、“‘三让’计划”的评价办法
“三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计划是学院办学质量
提升的重要部署,关系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全院师生要统一认识、通力协作、狠抓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思想价值引领,构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
1.制定《管理学院“三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分管理办法》,对计划的实施成效进行相对量化评价,根据量化结果授予“管理学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A级证书”。原则上学生在完成学校要求的学分基础上,应达到核心素养学分的基本要求。
2.探索建立“三让”核心素养培育计划实验班。面向全院遴选符合条件的同学纳入“三让”班(虚拟设置、实体运行),纳入核心素养实验训练体系,并实施学年末位淘汰制,实施单独考核评价。
3.采取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对“三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计划的成效进行后期跟踪,以其结果作为调整完善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本方案自学院发布之日起,在全院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