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二月廿三
2021.04.04
4月是春夏之交的关键时期,包含了清明、谷雨节气,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雨贵如油”就是特指清明、谷雨节气降雨量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的气候特点,如果此时身体不好,外湿引动内湿,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中医认为,湿邪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脾主运化,脾的功能不好,无法很好的运化水湿,就会加重体内湿气。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身体才能健康的跨越至下一个季节。今天就由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的马界博士带给我们这个时段的养生知识。
学会自我诊断
体内湿气重,会有哪些表现呢?
最明显的表现在舌头——舌头胖大、舌头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另外还会表现出容易困倦,肩颈、腰部或四肢僵硬不适、活动不灵;中医还有有“因于湿,首如裹”的说法,指湿气重,头部好像被裹起来,昏昏沉沉的;最后,大便粘稠不成形还粘马桶。这些问题在人体内部都可能是脾虚。
学会自我调养
防湿阻、防肝郁,
重饮食、重情志、重经络按摩
春天的饮食要注重健脾化湿、疏肝解郁。淮山药、薏米、茯苓、香椿及各种绿色蔬菜等食材,都有健脾养胃、疏肝养肝的功效。
此外,4月艾草一年中长得最好、最香嫩的季节,就是食鲜“艾”的最佳时期了。艾草属于“阴中之阳”,艾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之功效,人体五脏中对应“阴中之阳”的脏器就是肝,而春天正是养肝疏肝的时节。所以,现在用鲜艾做食品是最好不过了:可以做成艾叶饺、艾叶炒鸡蛋、艾叶煲鸡汤,只要艾叶适量,味道清香又养肝,每周1~2次即可。
赶快行动起来,让全家人都健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到清明,我们印象里一直是一副带着哀愁的江南雨时图。它似乎离不开“雨纷纷”、“扫墓”、“断肠人”等字眼。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追思故人,难免伤怀。而忧思伤脾抑肝,情绪波动损伤人体正气。此时听听舒缓轻快的轻音乐能疗愈我们的哀思,出门踏青,沐浴春风,将身心暂时交给一年有限的可爱春光之中,舒畅情志。
此外,我们自己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经络穴位的方法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湿效果,马博士为大家选择了一些可以达到健脾除湿效果的穴位,安排出时间自己来按摩一下也是很不错的!推荐按摩手法:按一揉三,即用大拇指指腹深压一下穴位再重揉三下,使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左右。
特定穴位:丰隆、足三里、阴陵泉
丰隆属足阳明胃经,为祛痰湿要穴,有健脾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健脾养生要穴,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
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有健脾益气、利湿消肿的作用。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晨起小妙招
清晨起床后,可以用手掌,轻拍、按揉小腿内侧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能清除入侵身体的寒湿,有健脾养胃,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指导:马界(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供稿:范丹、甘恬(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