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规划与综合改革>详细内容

规划与综合改革

高教改革与发展信息2017年第3期(总第12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18 09:59:56 浏览次数: 【字体:

高教改革与发展信息

2017年第3期(总第12期)

———————————————————————————   

威尼斯98488发展规划处编            201709

本 期 要 目

医教协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权威解读: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七答“双一流”建设

杜玉波: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

顾海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双一流”:“入围”不是终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来源:中国政府网        时间:2017-07-11 

 

  新华社北京711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部署。

  《意见》指出,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始终坚持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意见》提出,到2020年,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得到完善,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紧缺人才培养得到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对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30年,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医学人才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要。

  《意见》明确,从四个方面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一是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逐步缩减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规模,控制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夯实五年制临床医学、中医学教育基础地位,提升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加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全员继续医学教育,健全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建立健全质量评估与认证制度,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公立医院和院长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促进医学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衔接,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按需招生、以用定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完善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分类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薄弱地区医学教育能力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医教协同管理。国家和各省(区、市)分别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共建一批医学院校和中医药院校,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四是完善人才使用激励政策。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职称晋升办法和人才准入、评价标准,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提升行业职业吸引力。

  《意见》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部门协同,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保障经费投入,狠抓贯彻落实,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测评估。

 

医教协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人就《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

 

来源:教育部         时间:2017-07-12 

 

  建设健康中国,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次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方面有何新突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工作。去年,先后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意义,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治本之策。但当前医学教育仍存在着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层次和区域结构有待优化,医教协同统筹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为此,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密切协同,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系统调研,形成了《意见》,既是前期工作的深化和完善,也是聚焦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意义的重大改革。

  问:此次改革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此次改革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核心,确定了“两更加、一基本”的改革目标,即:到2030年,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医学人才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

  改革围绕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等四个方面制定了具体举措:

  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提出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强化医学生质量短板的医德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完善并加强对高校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评价要求;加快建立起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建立对高校专业和培训基地的预警和退出机制。

  针对毕业后教育不完善问题,提出落实并加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稳妥推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积极探索与完善取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的办法,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

  针对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和专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提出部委省共建一批医学院校,加强中西部薄弱院校和基地建设;实施住院医师规培西部支援行动和专科医师规培中西部支持计划;制定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引导性人才培养专业目录。

  针对全科医生下不去、用不上问题,完善订单定向培养政策,实行“县管乡用”;医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通过者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针对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别建立中央、省级多部门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

  核心:医教协同,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问:为什么强调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

  答: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医疗两个最为关键的民生问题。医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既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更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学医、从医,也为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医改和教改的关联性、互动性很强,必须加强医、教两个系统的协同配合,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使用联动机制,实现医改、教改的良性互动,实现培养与使用激励的紧密衔接。

  问:医学教育改革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答:“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线”,此次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在院校教育方面,着力从入口生源质量、过程深化改革、出口质量保障等环节全方位推进改革。一是提高生源质量。改革医学专业招生办法,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鼓励中央部门所属院校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二是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的融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提升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三是加强质量评价。以持续改进为重点,强化评价结果对改革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在毕业后教育方面,一是加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增补一批培训基地,保障住院医师待遇,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医学本科毕业生接受住院医师培训全覆盖,严格培训过程管理和结业考核,培训合格证书全国有效;严格实行基地动态管理,不合格者坚决淘汰;二是按照“个人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稳妥推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提高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水平;三是探索和完善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人员取得临床医学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具体办法。

  在健全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方面,围绕各类人才职业发展需求,加强全员继续医学教育,完善继续教育平台和环境,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问:如何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答: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仍存在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总体招生规模偏大、个别高校单点招生数量过多,区域间医学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大,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对此,一是要优化规模结构,人才培养部门和行业用人部门定期沟通,探索建立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全科、儿科等紧缺人才培养力度。三是优化区域结构,教育部、国家卫计委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一批医学院校,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建若干所中医药院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中西部医学院校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开展专家支援、骨干进修等形式,缩小区域间差距。

  全科医生是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要创新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培养、转岗培训等方式,多途径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加强中医药教育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大力实施分类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支持民族医药教育发展,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到2020年,选拔造就百名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近千名中医药优秀人才,培养培训近万名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

  机制:为医学人才创造优越的发展空间

  问:在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方面有何新突破?

  答:人才使用激励政策对青年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何从出口的驱动力带动提升入口的吸引力,是医学教育吸引优质生源、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加快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现专业技术劳务价值,吸引优秀人才学习、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二是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通过者直接聘任中级职称。三是拓宽人才发展空间。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四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等可由医院采取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基层卫生计生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可直接考察聘用。

  问:为何要建立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

  答:医学教育改革涉及招生录取、培养培训、使用激励、考核评价等多个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改、财政、人社等多个部门协同支持。为进一步统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拟在原教育、卫生计生两部门协调机制基础上,建立中央和省级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

 

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来源:教育部         时间:2017-07-04

 

  为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自2015年,教育部决定当年起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实施一体化培养。目前,一体化人才培养已成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是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意见》明确,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是,加强医教协同,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的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

  《意见》强调,有关高校要根据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内容方法、健全评价体系、做好政策衔接,不断提高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要深化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一是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方位贯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强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拓宽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创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建立符合一体化人才培养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三是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推动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严格临床教学与实习管理,注重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优先将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学生安排在附属医院进行临床通科实习和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另一方面,要做好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政策衔接工作。一是有关高校对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要分阶段颁发学历、学位证书。二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招生结构,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部在安排计划和推免名额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统筹给予支持。三是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转入本校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时,纳入招生单位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程序,高校和附属医院要落实好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学生的相关待遇。

《意见》明确,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要加大一体化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要整合资源,加强协同,加大投入,中央部委所属有关高校要增加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的培养经费,有关省份要提高省属高校医学生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生均拨款标准。要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临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围绕人才培养优化临床科室设置和功能结构,提高临床带教师资水平。要加强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领导,有关高等学校要成立由主管本科医学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的一体化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密切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切实做好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

 

牢牢把握“五个坚持”  迈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时间:2017-09-22

 

1088年第一所现代大学创办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历史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从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明,不断拓展使命和功能,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伴随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更迭,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创新中心也先后经历了意大利、英国、美国的若干次转移。历史发展嬗变的背后,贯穿不变的主线始终是国家崛起的竞争、经济文化的角力,现代高等教育与国运兴衰、民族振兴越来越紧密相连。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形成历史性交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准确把握新起点下“双一流”建设的新逻辑,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做到“五个坚持”。

1牢牢坚持一流标准

教育现代化首先看高等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用一流的标准支撑一流的目标。

评价一所大学是否世界一流,不能自说自话,要有来自世界一流大学“朋友圈”的接受和认可。建设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同样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学术创新和教育治理的大舞台。昔日北大蔡元培先生提出,“仿世界各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就是要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新时期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更要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推进高校开放办学,不仅开学术之门,更开制度之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扩开放,在学校治理、运行程序、规则标准现代化等方面主动接轨世界,与一流大学一同比较、一同竞争、一同进步,在追赶超越中加快形成一流制度、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2牢牢坚持中国特色

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双一流”的最大特色就是中国特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精辟深刻,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服务国家发展、面向国家需求中勇接地气、善接地气,不去搞“空中楼阁”。要有运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法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底气和自信,要有志于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改革创新最前沿、改善民生第一线主动作为,增强解决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本领能耐,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中国特色不能是“一个模子”,鼓励每所大学都办出鲜明自身特色,方能百花齐放、五彩纷呈。要充分尊重高校自主权,鼓励和引导高校从国家需求、行业特点、现实基础、学科优势中找准定位、保持定力、有舍有得,发挥出比较优势,做到既有“主干”也有“精干”,多保护培育“小而精”,不片面追求“大而全”。

3牢牢坚持内涵发展

内涵是一流大学的底色。支撑一流大学,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这是世界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正如清华大学梅贻琦老校长所言“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立足学科之“根”、人才之“魂”。要鼓励高校多一些安心、耐心、静心,走稳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打造出更多学科“高地”和“高峰”,稳中求进,逐步提高高等教育重心。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要始终把人作为最可宝贵的资源,要有“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精神,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各项用人制度改革,尽一切可能让广大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后顾无忧,为他们投身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4牢牢坚持标杆引领

示范引领是重点建设的内在逻辑,也是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我国从战略上谋划实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已历经二十余年,打基础、上水平、求突破、建一流,步步推进。

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超过1万亿元,财政性经费投入6000多亿元;我国内地共有24所高校进入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500强,30所高校进入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名500强,700余个学科点进入ESI1%60余个学科点进入前1‰。可以说,建设“双一流”、实现“双一流”,圆高等教育的中国梦,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更有条件去实现。

作为高等教育第一梯队,“双一流”高校发挥标杆引领作用要在三个层面集中聚焦、重点突破:

一是引领学术和学科发展,向世界科技创新最前沿发起冲击,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勇立潮头、树立旗帜,不断开拓优势领域,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学科由跟跑、竞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二是引领全国和区域、行业高等教育发展,强化“先行军”“探路者”率先示范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行业高校开展辐射式、结对式支援,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

三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军民融合,加快将高校学科、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让高校真正成为科技和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5牢牢坚持动态实施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逻辑告诉我们,公平竞争的制度规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双一流”建设的良好生态同样需要公平有序的竞争来保证。只有竞争性的动态实施才能打破身份固化,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一池活水。同时也要看到,竞争必须公平有序、合理预期,要避免靠“排位置”“争经费”“抢人才”搞“零和博弈”“恶性竞争”,这样的竞争打乱秩序、破坏规则,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

坚持动态实施,必须程序公开、规则透明、全程评估、有序竞争,要利用绩效评价杠杆,抓好前后两头:对建设成效突出、达到预期的高校要逐步实行常态支持机制;对进展滞后、缺乏实效的高校,要及时亮出“黄牌”“红牌”,进行警示调整。动态实施涉及利益格局重大调整,要有坚定的决心、改革的智慧、破冰的勇气持续推进,用有序竞争促进有限资源最优配置,创造百舸争流、扬帆竞发的良好局面。

 

权威解读: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七答“双一流”建设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时间:2017-09-22

 

2017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三部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日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三部委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双一流”建设实施推进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求,结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是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

稳中求进,即从建设基础出发,平稳开局,平稳过渡,平稳推进,不搞全体发动、推倒重来;继承创新,即充分考虑“211工程”“985工程”等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基础,继承好已有建设成效,同时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发展,即以改革为动力,既要坚持竞争开放、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强化绩效激励,又要强调改革引领、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

2、“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是如何遴选认定的?

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以增量方式统筹推动建设,以存量改革激发建设活力。“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认定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层次战略专家作用,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

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具体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确定“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及拟建设学科名单。

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拟建设高校编制论证建设方案,经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三部委。专家委员会对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审议咨询,首先把牢政治关,其次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逐校对建设方案提出具体咨询意见。三部委研究后,根据咨询意见通知有关高校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并对修改完善情况进行核对把关。

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其中,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家需求、布局、区域发展以及政策连续性等因素,建议部分高校自主确定了一批建设学科,考虑到这批学科的特殊性,在名单中特予注明。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3、对“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认定体现了哪些战略考虑?

遴选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既要破除封闭固化的做法,打破终身制,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国家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注意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二是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前列或行列,是突破性工程,重在扶优扶强、引领示范,必须坚持高水平、鼓励高水平、支持高水平。

三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工程”“985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四是扶持特殊需求。对于经过长期建设、具备鲜明特色且无可替代的学科或领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但在第三方评价中难以体现的高校予以扶持。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遴选,既要体现冲击一流的水平,也要与我们的国情国力相适应;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也要与以往重点建设项目平稳衔接。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以学科为基础,一流大学拟建设高校从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中遴选产生,主要根据客观数据和综合评价。

有两个主要考虑:一是落实稳中求进、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继承原“985工程”建设基础,又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改革增加建设动力,特别是加大对那些需要加强建设的高校的压力,实行存量改革、激发活力。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并有利于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同时,考虑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整体建设任务更重,示范效应更加明显,更需要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在具体工作中,将做到三个同等,即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同等重视,就是一视同仁,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是冲击世界一流的重点建设对象;同等建设,就是建设方案同等要求,政策经费等都同等覆盖;同等考核,都按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标准评估考核,一个尺子一个标准。

4、遴选认定的第三方评价是如何选择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各方对此次遴选的评价如何?

对于大学、学科的第三方评价,目前国内、国际有几十种。选用第三方评价的原则,一是坚持中国特色,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坚持传承中国文化,引导高校把“四个服务”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简单套用国外的标准排名,不把中国特色狭义理解等同于学科特色;二是坚持综合性、多维度,利用各类评价,从各个侧面、多个维度对高校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不与单纯的人才指标、论文指标挂钩;三是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用。

专家委员会经过比较论证,综合各方意见建议,考虑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从我国实际和可操作性出发,确定采用的国内国际评价为:

14类国内第三方评价:一是人才培养类,体现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二是学科水平类,体现高校学科水平;三是贡献奖励类,体现高校学科的社会贡献;四是政策导向类,综合考虑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发展战略布局以及政策连续性等因素。

2)高校认可度较高、客观性较强的的国际第三方学科评价,体现各学科点的实力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依托选定的上述第三方评价,专家委员会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突出考查有关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等。评价大学办学质量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来没有一个评价及其标准能够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此次遴选认定制定的标准,是在现有条件下比较科学合理、共识比较广泛、负面影响比较小、相对最可行的标准。

此次遴选得到各方的认可和好评。有关地方表示,“双一流”建设站位高、视野广,体现了国家计划国家标准,有利于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专家委员会委员认为,程序设计科学合理,不申报、不评审,杜绝了不正常的人情往来,结合各种因素依据第三方评价结果实行综合认定,标准全面客观,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高校认为,不申报、不折腾,不干扰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有利于学校把精力和重心放到自身内涵建设上来。有的高校表示,标准客观公正,程序严格规范,虽然自身没有占到“便宜”,但充分认可。

5、遴选认定工作有哪些机制创新?

三部委在总结以往重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高等院校设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工作的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校认定遴选机制的改革创新,主要有:

一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成立专家委员会、建立战略专家咨询组织,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创新,也是实施推进的重要保证。专家委员会由来自有关部委、高校、科研机构、学会协会和咨询机构的代表组成,特别兼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代表,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权威性,不仅在认定遴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建设方案咨询、跟踪指导、建设中期和周期评价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改革认定工作流程。采用认定方式遴选,不组织高校申报,不需主管部门推荐,在确定一流学科建设范围时,专家委员会不对具体高校或学科进行评审,而是根据国家战略、水平标准、特殊需求等原则,论证确定认定标准,再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专家不直接对某一高校是否纳入“双一流”建设范围做出评判。认定标准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不区分中央高校、地方高校,最大程度保证遴选的公平公正、开放竞争。

三是依托第三方评价。认定遴选标准的依据、数据,充分依托第三方评价,根据已公开发布、可公开获取、高校普遍认可的国内、国外第三方权威评价结果确定,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体现内涵发展要求,注重既有成效的客观评价、整体评价、质量评价,不与各类头衔的人才数量、各类基地平台条件等挂钩,坚决纠正高校数人头、拼硬件、铺摊子等恶性竞争、短期行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6、“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建设方案主要内容是什么?

经过专家论证、主管部门审核、“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最终形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突出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关于中管高校巡视情况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兼顾前瞻性和可行性,制定相互衔接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对学科建设作了系统安排部署,详细规划设计路径、内容、举措。一流大学拟建设高校,通盘考虑学校整体目标和建设学科目标,统筹安排部署;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把建设学科摆在建设方案的中心位置,同时也对学校学科整体建设作出长期规划安排。

建设方案由高校另行公布。

7、下一步进入实操阶段的“双一流”建设有哪些重点工作?

下一步,“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将进一步深化。三部委的工作重心将从遴选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转换到有效推进实施上来,建设高校将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化到全面落实上来。

主要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建设高校深化认识,通过座谈会、宣讲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宣传解读“双一流”建设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交流经验,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带动帮助建设高校开好头、起好步、走对路,抓好建设落实。二是研究制定绩效评价办法和相关政策举措,通过高校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深入论证提出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标准,一方面为建设中期评价指导和周期评价作准备,另一方面把研究制定绩效评价办法的过程变成建设高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成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有力抓手,引导“双一流”建设健康发展。

 

杜玉波: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时间:2017-09-21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本源谈“双一流”建设,就会偏离正轨,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一、建设“双一流”的前提是中国特色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流大学具有共同特征,更有鲜明的特色。对我国高校来说,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大学的价值追求。

  这个道路和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精神的思想基石;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大学育人的独特优势;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大学领导体制的核心坚守;把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托。这些方面是显著区别于世界其他高校的。从根本上讲,大学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四个服务”的要求,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二、建设“双一流”必须形成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

  建立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从标准本身来讲,单一孤立的指标很难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全貌,特别是人才质量、治理结构等,既要通过量化指标来反映,又要防止指标片面化、绝对化。从学科角度讲,学科千差万别,必须充分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避免一把尺子僵化死板。从学校的历史传承和定位讲,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我国高校的使命任务显著区别于国外高校,必须分层次、分类别对高校进行评价。

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应该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标?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值得重视:一是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看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一流大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其中涌现出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二是要把产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内外公认的成果作为重要考量。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的使命。一流大学的成果应该表现为破解世界科技前沿难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答解决区域行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等多种形式。三是要把形成的重大影响力作为最高评价。一流大学的影响源自于大学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表现为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趋势的引领。要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审视一所大学对国家、民族所做的贡献,以及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特别强调的是,要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评价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在本科。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建设一流大学就缺乏根基。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在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投入等方面具备充足的保障。

  一般讲,“双一流”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坐标系,不能“自说自话”。构建中国的“双一流”评价体系时,可以借鉴参考国外一些通行的做法,在可比领域和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赢得国际的认可和尊重。但是,我国的大学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色,绝不能被国外的排名指标牵着鼻子走,更不能简单套用、完全依赖。建设“双一流”不能唯国际排名论英雄、论成败,关键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解决好国家和民族面临的时代问题,这是我国大学不可回避、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

三、建设“双一流”要推动大学和学科两个一流协调并进

  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建设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一流学科。以学科为基础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路径。另一方面,一流大学建设不能简单等同于一流学科建设。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顺畅运行的体制机制,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一流大学的整体环境,也建不成一流学科。

  应从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协调并进出发,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高校差别化发展。对于办学实力整体强,拥有多个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可以进一步凸显学科优势,瞄准一流大学的目标进行建设。对于办学实力有基础,若干学科实力明显的大学,可以瞄准一流学科目标进行建设。对于办学实力还不够强、学科水平还不够高,暂时列不进“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应该瞄准自身特色,寻求学科突破,有的还可以探索“一流学院、一流专业”进行建设。

  说到底,建设“双一流”重在质量和特色,绝不是规模和数量上的比对。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精而专、有特色的学校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争创一流,并不是争创“全能冠军”。如果一味搞“大而全”“小而全”,而无学科特色亮点,争取一流建设也会失去优势。

  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坚持学科有选择性的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学校要支持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也要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建设好一批能够支撑国家急需、产业转型和区域发展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具体操作上,要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增长点。既要克服“唯学科论”的倾向,也要克服“撒芝麻盐”的倾向,把有限的资源统筹利用好,好钢用在刀刃上,形成学科发展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

四、“双一流”认定只是第一步,关键要靠建设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2030年和本世纪中叶的三个阶段性目标。这既是党和国家站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对我国高校进行的新一轮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也是为高校开启新一轮综合改革、内涵发展提供的难得战略机遇。

  这次“双一流”高校遴选采取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的方式,是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不是确定“双一流”身份。“四选”的核心还是要体现公平竞争、学科基础、绩效杠杆和改革驱动。既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战略咨询作用,也强调由政府通盘考虑区域、类型和国家战略需要等因素进行适度调整。“双一流”建设,从方案设计之初就强调不是终身制,不是固化的,要根据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在遴选资格上同等对待,在遴选条件上同一个标准,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新扶需扶特,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学校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认识,不能将“双一流”建设简单认为是“发帽子”“报稿子”“分银子”,而要实实在在有所作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建设实绩说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争出一席之地。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设定建设目标。立足学校现有基础,不盲目攀比、不贪大求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可充分考虑国际竞争,应用学科可兼顾国家需求、国际比较,人文社科可注重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要自觉提升思路站位。强调体现国家意志,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不能把建设方案搞成科研方案,不能把学科建设当成课题任务,不能把争创“双一流”看成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竞争和实力比拼。要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改革,切实扭转单纯依靠加大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局面,通过改革提高建设效益。同时,要建立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决策运行机制,把各项措施有机组成合力,破解体制机制性障碍,释放学科自我发展的活力。要主动发挥引领作用。“双一流”既是一个突破性工程,也是一个引领性工程、示范性工程。应把“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发展统筹起来,继续加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和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力度,支持地方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校要充分认识和担负起引领带动的责任。

 

瞿振元:全面深化改革是“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时间:2017-09-21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建设方案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正式施工阶段,也标志着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入了新阶段。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重要方法论。抓好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 “双一流”建设,以此带动全国高校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在各自的服务领域追求卓越、培养一流人才,整体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使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总要求相适应,这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战略抉择。

  “双一流”建设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责任,承担“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高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政府保证“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投入,这是大家的预期,也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只靠钱是堆不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况且,拿了门票,有了钱,跑错了路,只会离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越来越远。由此,我以为,比钱更重要的是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改革。

  引领大学发展的是崇高的办学理念,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捍卫真理、追求卓越的责任担当等等大学的精神,这是一所大学革故鼎新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前的“双一流”建设要特别注重这种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这是“双一流”建设要守住的根和魂。

  全面深化大学的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大学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已近40年了,改革促进了发展,成就举世无双。但仍需继续以全面改革为动力。实践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的改革更强调“统筹性”,改革是各个方面在体制机制上的深度的、全方位的改革;更强调“系统性”,改革是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系统推进;更强调“集成性”,改革要着眼于制度的创新与聚合,从而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中国方案。我们要追赶世界一流、成为世界一流,只有从现实出发,不断以改革促发展、促提高,方可达到我们的目标。即使达到了一流,还要继续改革、永不停步,才能保持一流,引领时代。况且,已经提出的改革举措,尚有不少还没有真正落地落实。

  高等教育的改革,应当是全面的。高校党的建设、内部治理体系、社会参与机制、国际合作交流等诸多方面都要改革,任务相当复杂繁重,贯穿在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在本次“双一流”建设方案中,对所有建设高校提出了“五大改革”的明确要求,各高校也制定了具体方案,要以改革促进建设任务的完成。我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以下四个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里,既明确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又明确了大学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逻辑。对于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有的学校还不够清醒,也有的学校说起来清醒做起来糊涂。主要症结在于:究竟是以人才培养来带动其他工作,还是以科学研究来带动其他工作?在这个大学发展逻辑的问题上的模糊,会严重影响“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取向。“双一流”建设大学的人才培养,更要坚持素质教育这个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建立本科、研究生以及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完整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更要注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内容、方法、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更要加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双一流”建设高校不断培养出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引领时代进步的一流人才。这是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双一流”建设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科技创新能力、或者说学术生产能力,是衡量大学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不同性质的学科应当有不同的要求: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要瞄准国际前沿,在国际竞争中衡量;应用学科要着力满足国家需求,同时进行国际比较;人文社科要积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国家发展服务,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因此,要依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目标和建设任务,制定多维度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促进动态调整,加强资源汇聚,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的建设,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能只注重科研硬件建设,忽视科研软件建设。学术自由是学术创新的前提。要改革束缚学术思想创新的条条框框,激励学者创新思想的自由迸发,引导学者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统一、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三是人事制度改革

  “名师高徒大成果”,是老百姓对一流大学的直观表达。名师是大学之本。要在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薪酬分配、人才引育、合理流动等各个环节系统梳理,革除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制度障碍,汇聚起与“双一流”相称的教师队伍。人事制度的改革,要坚持德才兼备的价值导向,注意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四有好教师”;要建立扶助青年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竞争涌现人才、实践磨练人才的机制,支持青年才俊的成长;要防止学校间不正当的人才竞争,防止以高薪为诱饵,向中西部地区高校挖“帽子人才”。

四是高校与社会耦合机制的改革 

  既要革除关门办学的旧弊端,又要克服无序开门的新问题,建立起高校与社会有机、有序联系的新机制、新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既包括国内,也包括国际;所说的耦合,既包括高校从社会汲取资源、汇聚力量,也包括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辐射知识、思想和科技成果等。这种耦合机制,是现代大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以上四个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些改革抓好了,新的机制建立了,就能大大解放和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生产能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也就成为若干年持续努力后的自然结果。

毫无疑问,“双一流”建设的宏观管理机制也应当进行改革。“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要继承,但也要克服事实上存在着的“动态监测不够”“身份固化”等不足。本次公布的名单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总量有所增加(新增25所),区域结构、学科结构等更加合理,而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列AB两类,这些都传递着改革的信号、体现着改革的要求。在“双一流”建设的宏观管理上,还要进一步探索如何体现动态管理、实现“换挡提速”。比如,科学的学科绩效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跟踪指导,等等。这些,一方面体现行政的管理,另一方面又遵循学科发展、学术发展的规律。对学术事务的行政干预必然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因此,还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探索,在建设起步阶段和中期及期末,进行恰当的评审,根据建设绩效调整支持的方式、范围和力度。总之,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机制,必将进一步提高“双一流”建设的成效,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步伐。

 

顾海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时间:2017-09-21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双一流”建设启程的重要规划。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中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对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贡献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变化的最重要的标识。突出学科建设的基础作用,高度契合“双一流”建设目标和旨向。当代中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旨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为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重要的就在于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交叉重复、低层次循环的现象还多有存在,迫切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建设水平,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将由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当然,突出学科建设的基础作用,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办学的成功理念、有益经验和基本理念。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以若干一流学科为支撑的,就是以若干个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为标识的。

  这次“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凸显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理念,一流大学拟建设高校就是从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中遴选产生的。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求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着力于以一流学科为基础,规划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要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凸显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两类高校都要把学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更加注重通过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彰显“双一流”建设的成效。“双一流”建设遴选认定的421个学科点和部分高校自主确定的44个学科点,较为合理地分布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双一流”建设的起步和发展的标识。

  “双一流”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要把一流建设学科遴选时树立“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发展理念,牢固地落实和贯彻于“双一流”建设过程始终。

  落实和贯彻“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就是要着力于建设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这是“双一流”建设阶段性目标的基本要求,如到2020年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等发展标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就是要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

  落实和贯彻“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就是要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根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要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要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要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话语体系,成就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贯彻和落实“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发展理念,就要具体规划和切实建设好这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实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发展理念,应该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先导,是“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固然”和“所以然”。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突出了学科建设绩效综合评价的要求。“双一流”建设提出“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从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对学科建设绩效作出综合评价。如在人才培养上,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等绩效评价;在科学研究上,强调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贡献等绩效评价;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强调增强文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等绩效评价。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也突出了以学科自身系统发展为圭臬的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先导和引导,着力于优化学科整体结构,把握学科发展走向,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关注学科交叉取向,发挥学科建设优势,彰显学科建设特色,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从学科建设的系统性上,实现“双一流”建设能力和水平的总体跃升。

 

“双一流”:“入围”不是终点

 

来源:知识分子          时间:2017-09-21

 

国家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发展战略至今,对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名单的热盼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看情形,近期首批“双一流”拟建设名单即将“靴子落地”。

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现有实力得到认可,日后发展得以规划,将有国家可观投入及“入围”效应带来的各种实际效应,这于学校是莫大的荣幸和鼓舞。然而,挑战与机遇并肩,“入围”算是高校在新一轮征程中占得先机,而最终的结局唯有高校自身的成果、业绩来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冲着世界一流目标的办学竞争将更白热化:

一、“入围”不“固化”,国家强调以绩效为导向的动态支持政策。20171月国家颁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升级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其中,最抓人心的就是“双一流”建设“入围”高校的身份不固化,旨在克服以往“论资排辈”、“坐享其成”的弊端。

首批“入围”名单正式公布,意味着“双一流”建设的又一个开端。真正的大戏应该是高校的建设实践,高潮是各校的建设成就。客观上,政府和高校都希望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扭转长期以来申报项目一哄而上、验收成果敷衍了事的痼疾,注重实效,把挣资源和搞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二、仅凭“资金”买不到一流学术成果,要想领先,唯有“真刀实枪”干出来。现今制约中国高校和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非资金问题,况且国内的一流高校和学科本身已处于国内“学术链”顶端,因而想要靠资金优势来简单“引进”人才和成果也不太现实。所以,“入围”高校要拿出世界一流水准的学术成果和业绩,势必需要学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苦练内功、勇攀高峰,这涉及到学校内外的学术氛围和体制机制等问题,总之,要给予学校时间和空间,遵循教育规律办学。

目前,各级各类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活动很热闹,但广大一线教师、科研人员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变化,相反不少人苦于参加各种务虚活动而耗费太多精力。事实上,广大一线教师、科研人员都渴望有一个安静、宽松的内外部教学、科研环境,希望学校内外的关注重心也主要放在他们的建设成果上。

   三、教育市场竞争环境趋佳,未“入围”的高校发展同样值得关注。20174月教育部联合五部委办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未“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办大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发愤图强创一流,这也是国家鼓励的。同时,国家鼓励多元主体多种形式办学,像上海纽约大学、湖畔大学等中外合办大学、民办大学获批成立,这类学校起点高、定位高,它们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也竭力脱颖而出。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说到底,拼的是学人的壮志情怀、学校内外的体制机制。随着国力的强盛和教育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入围”、未“入围”的高校能够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学校自主目标规划,在建设“双一流”的赛场上,“白马”、“黑马”凭实力和绩效良性竞争,这将极大促进我国“双一流”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四、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最终由社会来评价。推出“双一流”建设名单,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特色。而验收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不会由政府包办。国家文件多次提出要切实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监管方式的创新,特别提到要重视第三方教育评估的作用。说得透彻点,“入围”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成果,应由专业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代表社会大众来评估,高校也有必要亮出“双一流”建设实绩,因为国家财政投入的成效,社会大众有权了解和监督。

当一所大学培养出众多世界级精英人才,拿出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同时学校的师资有足够的威望和声誉,这样的高校自然就是学界和民众心目中的一流大学。一句话,世界一流大学靠不到政府包办,拿出目标成果是王道!

期盼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推出,能带动更多高校加强建设,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跨越式发展,加快办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让人民满意,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双一流”名单出炉,校长们怎么看?| 教育观察

 

来源:知识分子          时间:2017-09-21

 

2015115日,国务院对外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计划成为很多高校密切关心的问题。今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见文末)在“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之前,各有关高校其实就已经拿出了建设“双一流”的计划。日前,《知识分子·教育观察》栏目主持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曾以双一流与高校建设为主题,采访了一些高校的校长,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节选。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985”“211”工程功大于过,“双一流”建设工程目标更为明确。不扎根中国,世界一流是没有意义的。

陈志文:在“双一流”建设之前还有“985”、“211”工程,有一些争议,您怎么看待这两项工程的?

胡海岩:我认为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国家作出决定,重点来建设一批高校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回想“985”,尤其是“211”实施之前,中国的高校当时所处的环境是非常之悲惨。你要在20年前回望当时高等教育发展的局面,如果再不实施像“985”“211”这样的工程去重点支持一批学校,然后引起社会的关注,吸引更多资金来加强高等教育建设,那中国高等教育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所以,我绝对是一个支持者。当然,由于它只建设了很少的一部分学科和一部分学校,大部分学校没有受益,所以我想反对的声音可能会很强。甚至如果投票的话,投反对票的人可能都会超过半数。但是,我想不仅仅是这仅有的学校受益了,它也对其他学校起了带动作用。另外,它对于确保我们国家完成当时所确定的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这个目标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让我体会“双一流”建设工程和“985”“211”工程不同之处的话,我认为其目标定位更加明确了,因为当年的“985”“211”只是比较笼统的讲要如何提升水平。但是,现在“双一流”建设工程都是有具体的时间表的,包括什么时候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是说,不再像当年是一句口号了,当年如果说是在20年前,让中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大家肯定要笑,现在肯定不是口号了。对北京理工大学来讲的话,就是说每一个时间结点的任务目标,我们都是经过认真研究,认为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对我们来讲,我想可能最常用的那句话还是叫做“扎根中国、世界一流”。如果没有扎根中国,世界一流便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不久前,我也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我的观点,就是说要用三把尺子来度量“双一流”——一把尺子是叫高等教育的规律,一把尺子是人民的满意,还一把尺子就是说大学作为一个师生的共同体,它追求的是学术。

陈志文:“双一流”工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师资人才建设,各校也爆发了人才大战。在人才引进与建设上,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胡海岩:这件事情既有长远的考虑,又有现实的考虑。如果从长远考虑的话,我认为一流大学应该培养出很多的一流人才,她不用太着急去抢,可以用培养出的一流人才跟别的大学去交换。因为我自己也感受到,你自己培养的人才如果不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历练一下的话,他的视野是不够宽广的。但从现实考虑的话,现在我们毕竟和世界一流大学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大家就千方百计要从世界名校引进人才,不管是华裔的还是外籍的,只要是优秀我们都想要,就想有一个快速提升。对这种做法我肯定是不会反对的,但是我同时又经常跟我们很多同事谈我的观点——要立足于长远,立足于自己怎么能够培养出人才来。如果你太追求这样的短期效益,那就和教育规律是相悖的。所以,威尼斯官网近年来引进的人才也有很多就是我们的毕业生,他们到海外去读博士,然后又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他有北京理工大学的基因,经过在其他名校的开拓视野、提升能力以后再回来,更加适合于我们这片土壤。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 : 以国际化撬动双一流,“一流科研团队、一流科学家、一流教学团队”将使化工大学奔向“双一流”。

陈志文:现在,国家推动了“双一流”建设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她给特色鲜明的高校一个更大发展的机会,您是怎么看的?

谭天伟:确实是这样,“双一流”从名称上你就可以看出来,其是要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当然,这其中有两层的含义,第一层含义为中国特色,第二层含义为国际一流。中国特色以我的理解,其一为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其二是要为中国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威尼斯官网这所以理工为特色的大学来看,就是能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服务,而不仅仅是发表一些文章。我们这样的一所学校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也有一定基础,这本身就是我们的特色。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比如,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过去威尼斯官网在行业里做的横向课题特别多,在行业内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现在我们要“拧成一股绳”,这一次威尼斯官网的“双一流”建设配套办法——“一流科研团队、一流科学家、一流教学团队”都启动了。一流科研团队就是围绕着国家重大需求,形成团队作战,因为高校过去的评价机制以个人为单位,或者小课题组的这种方式。这种方式解决重大问题是不行的,重大问题必须以团队为建制来攻克。但是团队怎么来考评,这在过去一直是难题。比如在团队中,有的人是出去冲锋上阵去“拿钱的”,还有的人具体去做工业化的,还有的人做服务支撑的。在过去,这种团队都是个人考评,所以作为支撑人员来讲,他的积极性不高——跟着你干,他自己上不了场。我们现在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不对个体做考评。我就对你的团队进行考评,然后把绩效都交给团队负责人,让他根据每个人贡献的大小来评断,这样我们就打破了过去的身份界限。现在,团队中做服务支撑的人绩效可能比一个教授还高。

关于一流科学家的方面,我认为这是面向国家的需求,我们要面向国际一流。什么叫国际一流?那必须在国际平台上进行参照比对,大家共同认可的。比如,获得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这种国际上公认的大奖。另外,高水平文章及其被引用的情况、其他人认可你开辟的某个新的专业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流科学家就是要做国际最前沿的东西,你的文章要发表在最顶尖的刊物,你要引领一个领域或是方向。

但是,我觉得你仅出一批国际一流的成果不行,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加力。人才培养方面难以衡量,周期比较长,影响因素又比较多。比如,实行的教学改革怎样才能确认有效?因为真正看出有效要在学生毕业后体现在未来他的工作之中。我们经常说培养了多少杰出的校友,但是大家不应该忘了现在的杰出校友实际上是以前培养的,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是有滞后性的。因此,这也是教育最难衡量的原因,国外也一样。国外一般评价教育状况就会说培养了多少校友,但事实上他并不表示当下,而是表示之前的效果。

当然,它也有一个传承的问题,很多杰出的大学都有一些非常好的传统。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这一方面如何衡量,肯定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个挑战,威尼斯官网以“一流教学团队”来破解。在培养人才方面,我认为首先是看有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课堂中采用的互动研讨方式能够培养学生敢于置疑的能力,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效果就非常好,因而我觉得课上的时间不能全都是教师讲课的形式。现在的信息手段发展到这种程度,我认为教师的PPT、讲稿、书都可以直接给学生,而应把课堂上应有的更多的时间放在讨论方面。教育的真谛就在于课堂上的教师和一个个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才能成为一流的教学团队。

陈志文:双一流建设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师资队伍建设,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谭天伟:中国实现双一流最大的抓手还是师资队伍。现在来看,我们跟国外高校的差距最大的方面绝对是师资队伍。不单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就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它跟国外前10名的一流大学差距最大的方面也是师资队伍。因此,我觉得我们中国“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如果哪天哪所院校,它某一领域的师资队伍是国际上最强的,对于相关学科的人来讲,它一定就是一所一流大学。

具体到落实方面,我认为突破口和抓手就是国际化。我记得当时我就提出来了“2111”,一个2,后头312代表的就是我们学校一定要打开国外有重大意义的两个合作基地,一个在美洲,一个在欧洲。31分别为每一个学院都要和国外一所实质性的、对口的一流大学里的院和系进行合作;每一位教授都要与国外知名教授进行合作,合作方式包括联合发表文章、联合申请项目、人才培养等;我们每年有出国经历的学生增加1%。国际化最终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开阔视野,我认为视野有多宽,事业就能走多远。过去我们这样的行业学校,由于学科面窄,大家都是小富即安的状态。一旦有些项目,日子过的还不错,一来二去就消磨了上进心,以至于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2012年,我们暑期搞了国际论坛,每一个学院都要请10个以上的海外知名专家,每个学院都要搞一个论坛,先把氛围造起来,将老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那开始就有了国际合作办学的热潮,成立了第一个联合实验室。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在2013年的下半年去了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几所学校一起协同建设了国际软物质中心。这个中心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把海外最有名的教授,请到了在北京化工大学来搞科学研究,他可以出一流的成果。而且,他还能跟威尼斯官网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在这方面意义更为重大。

另外,刚好2014年下半年的时候,北京市有搞高精尖中心的想法。我们邀请了北京市委的领导来威尼斯官网搞调研,借此机会也宣传了一下我们的中心。因此,在2015年第一批北京启动的高精尖中心就有我们学校。当年北京市就支持了我们1个亿的资金,这样连续支持就至少有几个亿。而且,每年经费中的70%,即7千万是人员经费,我们已经用经费聘了6个院士、5个“千人”。这样,我们高国际水平的团队就起来了,把师资队伍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在最顶级的国际刊物上已经发表文章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把这些国际一流的人才吸引来之后,虽然他们并不能全职在威尼斯官网任职,但他们必须在我这里讲课、搞科研。另外,我还给每一位大牌专家提了要求,你必须要给我引进一个“青年千人”水平的人。这样陆陆续续的,他们又推荐了一批年轻的全职英才。

在国际化方面,我们也在沙特等国家建立了联合中心,在国外我们也要落地,把我们的技术慢慢向国外转移,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不能再张嘴哈佛,闭嘴牛津、剑桥”了,“特色鲜明,你还得干你的老本行。”

陈志文:国家现正推进“双一流”建设,您与北京林大是如何看待的?

宋维明:过去威尼斯官网是211985的资格没有拿到(985主要针对综合大学)。“双一流”的提出,我觉得和过去都不一样。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没有211,就绝对没有中国高校这些年学科的发展,211有着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双一流”是继211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跟随的现实状况——中国高等教育不能再跟随别人发展,也不能天天张嘴就是哈佛,闭嘴就是牛津、剑桥,得创造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一流大学,一个是一流学科。我们要创造自己的高等教育高地。

现在“双一流”建设对威尼斯官网来讲恰恰是一个特别关键的时期,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这和我们社会整体发展阶段也是相吻合的。一段时间的高速工业化使得我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失衡,现在的领导人对这种情况非常重视,所提出的关于林业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新论断非常多。而且也提出在建设北京副中心和雄安特区时要生态优先。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把学科建设得最强,而且要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融进来使之更有特色。我们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这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而国际一流学科恰恰体现的就是这一点。国际知名,你得是世界一流;特色鲜明,你还得干你的老本行,你不能说毫无基础地明天去造飞机。

林学和风景园林学是我们的优势。风景园林学虽然是新兴的,但是这个学科的历史并不短——1952年建校就有风景园林专业。但是其作为一级学科,还是2014年的事情。第一次参加评估,该学科就拿第一,第二是清华大学,第三是同济大学。可以说,这个成绩的取得含金量非常高,我们已经把她作为旗帜性的学科。然后在这个旗帜学科的带领下,有一批支撑这个旗帜的基础。我不会跟我们同类学校去比,一定要上升到一个垄断性的位置上去。尤其是这个学校处在北京,在北京办学,用不着使多大劲,照样有吃有喝地往前走。但是你要想真正办出一个有特色的大学,那就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