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规划与综合改革>详细内容

规划与综合改革

高教改革与发展信息2016年第4期(总第9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05 11:19:27 浏览次数: 【字体:

高教改革与发展信息

2016年第4期(总第9期)

———————————————————————————   

威尼斯98488发展规划处编            201612

本 期 要 目

陈宝生:双一流建设要做到四个“回归”

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

中医药教育60年:造专门人才,弘扬中医之“特”

中医药教育能否留住“中国味道”

发展中医药,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路

本科生导师制如何走出“试验田”?


     

陈宝生:双一流建设要做到四个“回归”……………………………………………… 1瞿振元:积极推动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2

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 5

西北联大对“两个一流”建设的启发…………………………………………………… 9

中医药教育60年:造专门人才,弘扬中医之“特”…………………………………  10

中医药教育能否留住“中国味道” ………………………………………………………13

发展中医药,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路……………………………………………………16

黄璐琦院士:在大健康事业中发挥中医药优势 …………………………………………17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建议教授治校与职业化管理相结合………………19

人文学科退居边缘,人文学者应走出“偏见”…………………………………………20

本科生导师制如何走出“试验田”?……………………………………………………24

花钱“买学术”让学术蒙羞………………………………………………………………26

“焐热”学术讲座的“冷板凳”…………………………………………………………29


陈宝生:双一流建设要做到四个“回归”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6-10-17

 

    教育部1015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湖北省教育部门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7所在汉高校负责同志先后发言,汇报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陈宝生表示,湖北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高校众多、历史悠久,在中国教育的大格局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充分肯定了各高校在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工作进展,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种良好势头,更加注重以理性和科学的精神扎实工作,推动高等教育朝着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陈宝生强调,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做到四个“回归”。一是回归常识。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要围绕读书来办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杜绝浮躁、理性思考。二是回归本分。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教书育人。教是手段、育是目的;教是过程,育是结果。做教育分内的事,就是要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三是回归初心。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要成才。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要坚持育人育才的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是回归梦想。教育梦就是报国梦、强国梦,具体体现就是“双一流”建设。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就是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创造性传承中华文明,创新性建设中华文明,最终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外,陈宝生还调研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工作,并参观了“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

瞿振元:积极推动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6-09-29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去年10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由于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由于与高校自身发展具有特别直接的利益相关,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高等教育界共同关注、持续讨论的热点。持续一年的讨论,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可操作,必将更加理性、稳妥、健康地推进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加快现代化进程,尽早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

  “双一流”是在“211”“985”基础上进行的

  当前进行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两个一流建设”)是在“211工程”“985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在“211工程”基础上,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要求,国家决定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并以讲话时间(19985月)命名为“985工程”。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相继实施,重点建设高校112所(含985高校39所),累计投入资金1100亿元。20年的持续重点建设,使“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整体水平和学科水平显著提升,大大缩小了我国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并且以探索办学道路和育人模式的经验和示范作用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迅速攀升。“两大工程”也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在其后,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洲多国政府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重点建设计划。“两大工程”的实施,成绩巨大,功不可没。那些否定“两大工程”成绩的观点是轻率且不合实际的。

  显然,这“两大工程”从一开始就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由政府主导的有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发展教育事业,怎样以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走向全面现代化,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展战略问题。这里,可以有多种路径选择。我们选择了发挥制度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带动整体进步的发展战略。应该说,这是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我们能够以大基数、高速度、低成本为特征迅速走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即将进入普及化,能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快速缩小我国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与这个正确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其中的建设经验弥足珍贵。

  现在,统筹推进“两个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新的标志性工程。应当明确,“两个一流建设”是在“211工程”“985工程”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一种整合和继承性推进。以往成功的经验应当继承和发挥,不足的方面予以补足和完善,做到前后平滑过渡、范围有所扩大、机制更加完善,成效愈益显著。

  全面理解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辩证关系

  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是何关系,这是应当明确的一个问题。

  在一所大学里,存在多个学科,综合性大学如此,即使在单科性大学里也事实上存在多个学科,只是数量相对较少而已。在大学里,学科是局部,学校是整体。局部不能代替整体。学校里有大量并不归属于某个学科的公共设施、基础条件和服务平台,更有学校的精神、风尚和文化,它们不能简单地用学科来代替。学科犹如树木,生长在学校的土壤里,不能只想摘学科的果实而不给土壤浇水、施肥和改良,只孤立的抓学科而不管学校,学科很难成长,更建不成一流。

  学校也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累加。一个学校的学科往往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它们相互支持,形成学科群乃至学科生态。割裂学科的内在联系,往往会妨碍学科发展;孤立地发展某个学科,往往会欲速而不达;没有重点,搞“大而全”“小而全”则没有特色、形不成优势。可以说,在一个学校内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也是一门学问。

  学科是学校的基础,而且是学校最重要的基础。因为学校开展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的依据是“高深知识”“精深学术”。一所学校的学科状况代表着学校学术水平的高下,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是,一个学校的整体水平还包括育人质量、管理水平、社会贡献以及文化精神等诸多要素。

  加强学科建设,是学校的责任;或者说,学校是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学校决定抓哪些学科和解决怎样抓学科建设的问题。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学科建设的宏观规划,提供加强学科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对学校抓学科建设的状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并且建立动态调整的科学机制。学科水平的评价则是作为“第三方”的专业评价机构的责任。其实,学科水平的评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有相对性的意义,不能简单化、绝对化,如同不能简单评价爱迪生与爱因斯坦哪个学术水平更高。学科评估要坚持客观性、公正性和导向性,发挥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的积极作用,防止功利化倾向。

  20095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大、人大等高校后与首都部分高校党委书记座谈,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高校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和自觉行动。其间,我汇报了中国农业大学“建一流学科、创和谐校园”的工作情况,习近平同志当即肯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抓好一流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今天,我们要全面理解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辩证关系,以正确的思路统筹推进“两个一流建设”。

  明确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何关系,也是一个应当明确的问题。按照百科全书的解释,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用于学术分类时,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研究分支;学科用于教学科目时,是指依据一定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学科还用于特指高校教学、科研等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20114月,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我国高校的学科门类分为13个,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在学科门类之下,又根据科学研究对象、范式、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把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构成110个一级学科。当然,学科也是发展的,其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深化,学科分类也会相应调整,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与学科是相对于知识体系而言不同,专业则是就社会分工而言的。广义的专业是指特定的社会职业。大学里的专业,是指大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而划分的能够满足一定社会分工体系中不同领域和岗位职业要求的学业门类。不同专业具有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的着眼点是人才培养。

  可见,在一所大学里,学科和专业两者并存,相伴相生。一个专业的建设、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几乎毫无例外地都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而一个学科又可以在多个专业中发挥作用。专业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更加侧重人才培养,学科更加侧重知识创新,恰当地处理两者的辩证关系,则能够相互促进。当然,这种关系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与生俱来的相互促进,由于两者的主体功能、利益取向的差异,在日常工作中常表现为教学和科研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屡见不鲜就是这一矛盾的表现。为此,需要科学的管理、合理的政策来调节其中的利益关系,领导者要对容易被忽视但十分重要的方面更加重视和关心,解决靠自发性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能使两者良性互动。显然,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也不符合“两个一流建设”的本真,因为育人性是大学最本质的和首要的属性。

  以“双一流”推进高教强国建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系,也是需要我们明确的重要问题。

  显然,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但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并不等于就是高等教育强国。现在,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宣布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表明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视是世界性的潮流,是共同的梦想。但是少有国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因为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并不容易。对我们这样的大国,只有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做强各类高等教育,需要全国2500多所大学的共同提高和进步。为此,既要抓好重点,也要抓好统筹,要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这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从本质上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这是一个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系统教育思想的体系,是一个拥有强大育人能力,既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杰出人才,又能以多样化的教育供给满足普通群众教育需求的体系,是一个拥有世界领先的知识创新能力、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很强国际理解力、国际沟通力和国际亲和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重要贡献的体系,是一个拥有完善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够不断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的体系。这样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伟大中国梦的必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高等教育强国体系中,每个高校都要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都可以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说,都要并可以争创一流。政府要对高校分类管理,引导各类高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只有每个高校都朝着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方向各按步伐、共同前进,高等教育才能提供有质量的、丰富的供给,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需求。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央政府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的担当。在继续发挥中央政府作用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挥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作用。最近,一些省市在“十三五”规划中不仅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而且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重点建设若干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们还看到,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也在增长,相应的政策法规正在陆续到位。我们坚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高等教育强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授)

 

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16-12-19w

 

  在我国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进程中,必须牢牢坚守人才培养的基本底线不动摇。12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此外,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161015日在湖北省召开的部分高校座谈会上也强调,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理念,要做到四个“回归”,分别是: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其中“回归本分”强调,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教书育人。

  在我国积极构建世界治理体系过程中,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通过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路径实现高水平办学目标已在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界达成共识。我国高等教育同样需要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和内涵而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并提升对建成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度。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内涵,与世界一流大学尚有差距,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求培养人才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还要求具有全球竞争力与世界担当。世界一流大学也正是通过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与世界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声誉与竞争力。准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是提升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参考。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

  世界一流大学特别强调培养人才的家国情怀,既知悉国情、热爱祖国,还愿意为祖国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美国著名西点军校校训就是“责任”“荣誉”“国家”。我国高等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奉献的各行各业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使命,就是要深刻理解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家国情怀就是人们对家乡和祖国有深深的依恋,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真诚的热爱,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强烈的国家复兴责任意识。对祖国的热爱首先是要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并建立起充分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因素,是指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精神、价值取向、现实状况等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情感。有复兴国家的责任意识是家国情怀的最高要求,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从来离不开一大批拥有强烈复兴国家责任意识的仁人志士。

  在全球化深化发展背景下,家国情怀不断受到全球主义者的冲击,全球主义又叫世界主义,是在近年来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思潮。世界主义认为全人类都属于同一精神共同体,是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相对立的思想。家国情怀倡导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基本原则,而世界主义却有意淡化国家与民族界限,淡化国别间的利益划分。无论经济全球化发展水平达到何种程度,都必须要坚持基本的家国情怀,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则不动摇。

  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使命;将家国情怀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机制,将家国情怀培养成效作为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丰富家国情怀人才培养体系内涵,包括加强国情教育以增强对祖国与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萃取中华文明优秀文化产品,丰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而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目的,进一步强调大学生的当代责任担当意识等;家国情怀的培养体系还要做到与时俱进,要时刻关注时代发展对家国情怀内涵的新发展与新需求,要时刻关注不同时代受教育者的特征等。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国际视野也就是全球眼光或者国际视角。人才的国际视野,可以表述为:有国际眼光或国际视角,能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观察与把握世界各行各业发展规律与趋势,并为自身与国家事业服务。在拥有国际眼光与视角基础上,还要能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战略调整与布局。拥有国际视野的根本目标还在于整合全球先进理念与先进生产要素而服务于自身与国家事业的发展。具备国际视野是手段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具备国际的眼光与视角,把握世界发展规律与趋势,以有效整合先进理念与先进生产要素于具体的工作实践,并最终提高自身与国家的全球竞争力。

  世界一流大学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作为基本要求,哈佛大学在新近推出的“哈佛运动”(THE HARVARD CAMPAIGN)中提出“推进全球性哈佛建设”战略行动,“提供旅行基金以确保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实地科研和实验研究”,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加速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也要以培养各行各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作为基本要求。将国际视野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建设具有国际显示度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创新与加强国际理解教育,采取国际通行的学业成绩评价方法与标准,引进国际领先的授课方式方法,搭建广泛的、深度的、高水平的国际性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体系等。

  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全球化深化发展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竞争、整合资源、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已成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特征。2014年底,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能力研究院(HCLI)和人力资源公司德科集团(Adecco)联合发布了《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2014》,评估了全球93个国家的人才竞争力,中国位居第41位。榜单显示中国较明显地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合,提高人才全球竞争力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批示中特别强调:“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世界一流大学诸如哈佛、普林斯顿等也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作为学校与国家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基本抓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特征:能与世界同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在通晓国际规则的同时能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能在各行各业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导地位;具备全球性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更新能力等。

  能否平等地与世界同行对话与交流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全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也是获得所属行业世界发展前沿理念与信息的最佳途径。与世界同行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能力由如下两个基本能力要素构成:一是跨文化(包括跨语言)与文明沟通交流能力;二是坚持人格平等与国家利益至上基本原则的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人格平等与国家利益至上是基本原则与底线。在全球化竞争中,具备主动参与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的能力也是判断是否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德国制造之所以在全球具备领导力,就是因为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Deutsche Institutfuer Normung)。在具备制定国际规则能力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成长为所在行业的领导者,这也是人才全球竞争力的根本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要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作为核心目标。包括: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甚至全球领先的师资队伍、软硬件设施等;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充分汲取中西方各自教育优势并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等。

  培养具有世界担当的人才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人类所面临问题与挑战越来越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特征,需全球人民并肩携手方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能够站在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高度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人方能成为时代“弄潮儿”。世界一流大学享受世界一流的声誉,拥有世界一流的各类资源,同样也需要承担起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贡献的世界性担当。“以天下事为己任”是当代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质,即以培养的人才、所做科研而服务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哈佛大学就提出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实施“‘祖国—哈佛—祖国’:哈佛毕业生将知识与精神带到各国”战略。我国高水平大学同样需要培养人才的世界担当意识与能力而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打实声誉基础,获得全球竞争力。具体来说人才的世界担当包括如下两方面基本内容:有解决世界发展难题与人类疾苦的同情心;有为人类文明进程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意识与能力等。

  对他人与世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疾苦有同情心是有责任担当的前提。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同情心的人才,愿意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努力与探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全球人类同驻一个地球,应是休戚相关的命运与利益共同体,需共迎挑战、共享发展成就;二是要有悲悯情怀,悲悯情怀就是指对外界,对他人,对生命有种怜悯的情怀,愿意以己之力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改变命运、获得发展。同时,还要将这种同情心转化为促进人类文明进程做出贡献的意识与能力,要勇于担负起解决促进人类文明进程关键性问题的责任。

为此,我国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高校要积极开展对学生世界担当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关注人类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等。(作者:宋永华、伍宸)

 

西北联大对“两个一流”建设的启发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6-12-06

 

  启发之一:明确标准定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家都在思考标准是什么,怎样进行判断。西北联大的办学传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怎样进行原始的创新,怎样提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学术创新要设立国际坐标和中国坐标。建立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一个国际坐标来思考我们提出的理论、方法和发现的规律、学术的创新,在国际上具不具有先进性。但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很多学术研究是与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联结在一起的,必须坚持中国的标准,而且除了学术创新,任何一个国家建设一流大学,都要服务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要服务于国家、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更需要有中国的坐标。

  启发之二:注重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

  培养优秀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需要注重科学研究,但同时还需要注重文化的传承,需要注重社会的服务,这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里面明确提出的重要职能。按照现在国内外,尤其是世界性的大学排名指标,这些职能是没有办法进行评估的,因为文化的传承、社会的服务,都和一个国家自身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文化教育建设的需求密切相关。很多的大学,包括很多地方大学都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从历史上来看,西北联大对今天中国西部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相当大的贡献,其影响到今天依然延续。我想,建设“两个一流”,不仅仅要关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要注重社会服务,应用大学知识成果、学科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包括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

  启发之三:突出优势和特色

  大学没有优势,没有特色,就很难建成“两个一流”。西北联大期间,我们各个大学都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高中,直到大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以及通过深入乡村、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扫盲等工作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些优势特色延续至今。今天,北京师范大学争创“两个一流”,突出自身的教育特色,仍是学校的重要战略。

  启发之四:需要精神支撑

  建设“两个一流”需要更多人、财、物的投入,需要改善科研条件,需要提高教师们的待遇,需要更好的人才培养的设备设施。但是,只靠人、财、物的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精气神。在物质条件、办学条件、科研条件有更大改善的今天,精气神的加强显得尤为重要。在西北联大的精神中,首先是它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民族的复兴所体现出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任何一个大学,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老师没有这样高的志向,就很难真正变成一个服务于中国、影响于世界,对中国、世界都能作出重要贡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今天,各个大学的办学条件比西北联大时期好多了,各个大学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高校之间要注重资源共享,我们可以通过学分互认、联合科研、建立联合机构等形式,发扬协同精神、合作精神,推动中国大学更好地奔向一流。(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中医药教育60年:造专门人才,弘扬中医之“特”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6-11-25

 

    新中国设置中医药本科院校已经60年,数十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传承特色,探索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模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造就专门人才,弘扬中医之“特”。

  “太空养心丸”为神舟飞船的航天员提供中医药保健, “排毒养颜胶囊”为追求时尚健康的普通民众所喜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制品既高大上,又接地气。中医药院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护卫人民健康方面日益彰显其特色和特殊贡献。

  院校教育融合师承教育 形成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近日从教育部了解到,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已经走过60年历程。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25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院校238所。硕士授予权单位46个,博士授予权单位17个。

  在这些院校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中医药高等教育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医药类专业在校学生70余万名,为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师承教育特点与优势、开辟现代中医药教育新模式?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介绍,中医药院校深入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如“院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跟师学习、注重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院校—师承”人才培养模式;以“院校—师承”教育为主,结合学术流派传承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高中预科班”模式;“5+3+X”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迈出新步伐,探索了长学制学历教育。该校副校长谷晓红说,学校先后创办了“岐黄国医班”“时珍国药班”“卓越中医师”“卓越中药师”等诸多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新式人才分类培养目标。

  “为医先为人”,中医药教育创新必须根植于特有的文化基因。中药教育特别注重医德的养成,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国医大师王绵之、刘渡舟生前经常为老百姓进行义诊,还言传身教,引导弟子们做良医。谈起自己的老师王绵之,北京东直门医院的晏军教授说,王老对待病人的平和态度、最少花销解除患者病痛的仁者之心,一直影响着自己的行医过程。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说,学校结合国学底蕴和中医理论创新意识开设的中医特色人文课程,占教学计划总学分的20%以上,将“无负司命之责”的“大医精诚”思想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

  服务我国广大民众 积极走向世界各地

  “由于我母亲患慢性肾炎多年,她很唠叨,每次到王大夫的门诊室,总会问很多问题。但是,王大夫都很耐心解答,一点都没有不耐烦,让母亲特别开心。”来自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位患者的家属说。他说的“王大夫”就是现在供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王暴魁,作为我国首批3位中医学博士后之一,王暴魁先后在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求学,分别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李辅仁等名医。他说,中医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不创新、中医死,许多细节必须靠传承和师承,光凭读书是学不来的。

  中医药院校在保障群众健康、推进科技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一些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药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目前,三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中,绝大多数为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64个。此外,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承担了427个中医临床重点学科点建设,有15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省级中医药博物馆基本都建立在中医药院校,还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初步形成了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

  在解除我国广大患者疾苦的同时,中医药积极走出国门,在海外落地生根。数十所中医药院校广泛开展中医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传播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院校积极服务于“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各大洲建立了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中心等对外交流合作机构,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合作项目。教育部的统计表明,中医药专业的来华留学生数量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类学科留学生数量的首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说:“过去到国外,接待我们的国外医学界人士费好多时间聊天,现在他们与我一见面就谈合作。”据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的“德国魁茨汀中医院”开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河。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药缘文化》《功夫与经络》等特色课程在国际知名“慕课”在线平台广为传播。

  提升中医药教育吸引力 促进院校面向社会需求

  据了解,中医药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结合度不够强,中医药教育吸引力不足、中医药类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仍不稳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滞后、中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师资队伍总体数量不足、高水平师资匮乏,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较大。

  王暴魁认为,一些中医药博士生毕业后重视写论文,轻视在门诊为患者看病,这种现象需要改变。他判断这可能与职称评聘标准相关,但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看病,不能忘记本源。

  张伯礼院士说,中医可以解决许多西医束手无策的问题,因此被一些外国朋友视为“宝贝”。但是,我们在临床指导原则和国际通用标准解释方面做得还不够,这是需要着力的地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表示,将为中医药人才成长打造更好的环境,搭建人才平台。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年将联合评选表彰60名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学、精心育人。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正在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联合制定《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聚焦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和难点。比如,将支持中医药大学建设“双一流”,加强实践教学和临床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国际认证和标准工作,进一步应用信息技术助推中医药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证。(作者:董洪亮)

 

 

中医药教育能否留住“中国味道”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16-12-20

 

“传承中华文明 挽救中医国粹”系列报道·调查篇②

从今年起,出身中医世家的汕头大学中医教研室主任、汕头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肖咏博士决定,不再收徒弟。

作出这个决定之前,肖咏的内心曾有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一边是面对社会上一些唱衰中医的言论,他想用自己所学改变这一现状;另一边是朋友们介绍来的徒弟,其意不在系统学习中医,只是想用最短的时间学几个“独门”药方,然后自己开诊所赚钱。

    徒弟们学医的急于求成,让肖咏对中医的未来充满忧虑:在西医学加速东渐、现代医疗装备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国粹的中医在这场现代化进程中还能否保持“中国味道”?

    一些中医药专业学生“硕士不硕、博士不博”

    让肖咏感到忧虑的,不只是徒弟们期待通过学几个中医药方实现一夜暴富。他最揪心的是,作为教师和附属医院医生亲眼目睹到的中医药教育现状。

    连续几年担任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官后,肖咏发现,一些中医专业的研究生“硕士不硕、博士不博”。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临床答辩环节,只要问及书本上的脉诊知识,大多数考生能把100多种脉象倒背如流,但问到中医脉诊的每个指头对应哪个脏器、怎么搭脉时,大多数考生不知所措,甚至有人对此一无所知。

    “这些考生在中医专业学了三五年甚至八九年,如果连脉诊都摸不准的话,就甭提让他们准确判断各种脉象背后的病理了。”肖咏认为,这与社会上一些人对中医疗法的否定和排斥有关,也反映出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过于偏重西医,忽视中医经典教学以及与中医药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记者在一些开设中医药专业的高校调查时发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中医学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中医和西医课程比例为64;也有学校开设的解剖学、生化、化学实验等西医课程约占专业课程总数的一半;还有些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名为“临床医学”的纯西医专业。

    “在大学学习时,中医学专业学生学的主要是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中医课程,也开设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课程,同时还学了不少西医课程以及公共课程。我大致估算了一下,本科5年,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和中医、西医课程大约分别占了1/3。”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石晓燕说,“说实话,学了这些课程确实是中西医似乎都懂一些,貌似可以宽口径就业,但我到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后发现,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我都不怎么精通。”

    偏重西医的评价体系加速中医“去中国化”趋势

    实际上,一些中医药大学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西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各种评价指挥棒的影响。“在中医学界,现在有种很不好的导向,就是在论证某个病例时,只要谁不用西医所广泛采纳的现代科学测量标准,谁便是落伍者,或者被打上伪科学的标签。”据肖咏介绍,西医标准在中医临床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导致了一个目前尚不能准确评估的严重后果——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的退化,“中医思维的退化,对中医药的发展是致命的”!

    肖咏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记者在走访多家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时发现,现在,真正用中医手段和方法诊治疾病较多的,还是那些年纪较长的老中医。而大多数年轻的中医大夫主要依靠医学仪器设备和体检报告,代替“望、闻、问、切”。对于仪器给出的诊断结果,他们往往给患者推荐使用的是西药,很少或基本不会用中药。

    “当然,除了医疗行业以药养医的潜规则驱使医生偏好使用西药外,其实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的退化和在科研项目立项审批上过度强调现代科学指标导向,以及中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价值缺乏认同,也是中医加速‘去中国化’的重要诱因。”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潘毅说,如果中医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信心和兴趣,就不会立志一辈子从事中医。

    截至2015年底,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有45.2万人。但是,目前中医和西医新增就业机会存在较大差异,每年中医新增岗位不及西医的零头。2002年至2010年间,我国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只增加了42253人,不到西医师增加人数的十二分之一。

    “与西医注重治‘有病’不同,中医关注人的生命全过程,在一个人的身体还没‘亮红灯’前就开始着手‘从上游捞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任医师谷晓红认为,中医从治未病到治有病,再到善终,无不体现出中国式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东方哲学思想。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曾有个别高分学生好不容易考进来后,3年都适应不了,最后还是选择离开。所以,后来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入学时都有一个很神圣的宣誓仪式,每个学生都要宣誓做一个大医精诚的医者,而且我们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谷晓红说。

    中医现代化不是西医化

    尽管一些中医药大学正在想方设法试图捍卫一些弥足珍贵的中医传统,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中医药和中医药教育的“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医现代化绝不是倡导西医化!当前的中医现代化存在巨大的认识误区!”潘毅认为,用现代科学方法可以精确检测出各种中药的成分含量及疗效,这对于提高中医的用药水平和为西医提供丰富的药源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它相应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用西医所广泛采用的现代科学方法提取的药物成分几乎无法复现中医药本身的药理作用。比如,中药黄连经过提取后变成了黄连素,可能保留了黄连原有的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等部分疗效,但本质上已经变成了西药。

    “从事现代中医的人如果没有基本的西医基础知识,也可能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比如,高血压诊断,中医能从脉象判断出来,但血压究竟高到什么程度,需要有西医手段和体检报告来配合诊断。问题是,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医究竟需要多少西医知识才算基本?”潘毅说,“其实,中医和西医的关系有点像翻译。我们把杜甫的诗歌翻译成英文,味道可能就不一样了;同样,将英文的杜甫诗歌翻译成汉语,味道也可能不一样。总之,被翻译的,永远是被损失的一方。现在中医的西医化,其实道理与此相似。”

    谷晓红认为:“在中医和西医之间,我们不应有门户之见,不能为了维护传统中医而排斥其他。比如,传统的中医通过看舌苔来观察胃病,而引入胃镜后,就可以借助仪器更立体地观察器官病变。这个恰好对中医辨证非常有好处。

   “中医、西医交流是必要的,但把两个不同体系硬结合在一起,或许不是最佳的一条路。”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认为,中医要有自信,但不能凭空自信。国家政策支持是一方面,但如果忽视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一味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全盘照搬西医体系,也会有问题。中医在探究学理和方向把握上,现在到了关键时刻。(作者:柯进、万玉凤)

 

 

发展中医药,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6-08-30

   

    道路决定前途。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目标,继续开辟完善着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新战略。目标既定,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前行,是贯彻落实此次大会精神的要旨。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路,是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的必由之路,中医药振兴发展正是坚持这条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路,离不开中医药,这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区域发展尚不均衡、城乡差异较大、人均财力相对不足,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仍在基层。中医药发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大有可为,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可以最小成本让百姓受益。比如,中医药不依赖于大型设备,不受基层简陋条件影响,“一根针、一把草”往往可以解决群众很多疾患问题。且中医适宜技术方法安全性高、费用低,有助于建立广覆盖、保基本、供得起、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可及性也在持续提升。让中医药特色优势成为中国卫生健康发展的特点和重点,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享有公平可及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医疗健康服务。

    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路,要发展好中医药,这是百姓迫切需求的最佳回应。

    中医注重治未病,千百年来已形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其辨证施治和个性化诊疗模式也更适合百姓的就医需求。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中医药恰是适合提供此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并将充分发挥其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与西医药一道呵护人民健康,兑现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

    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路,亟须中医药的积极参与,这是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有力抓手。

    未来医学正在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以治病为中心”的传统理念让位于“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中医药注重整体观、追求天人合一、重视治未病、讲究辨证论治,适应疾病谱的变化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符合当今医学发展的方向,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也愈发彰显。疾病预防与个体化诊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点,而这正是中医药优势之所在。当现代生命科学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世界范围内医疗供需之间显现突出矛盾,中医药学或可提供更多解决思路与方法。

建设健康中国的新航程已经扬起风帆,共建共享健康中国更需要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才能走好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带去更公平更可及的健康福祉,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健康支撑。(新媒体编辑:刘茜)

 

 

黄璐琦院士:在大健康事业中发挥中医药优势

 

来源:中国中医     时间:2016-09-18

 

    参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我深刻理解了此次大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及其必要性。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党领导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吹响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冲锋号,绘制了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的路线图。

    当前,尽管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但医保报销水平、覆盖服务范围仍然不够。从长远来看,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筹资和支付体系效率低下,不可持续,提升健康水平并缩减人群间的差异,体现“公平可及和群众受益”,才是医改的终极目标。正因如此,在逐步解决“病有所医”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转变理念、聚焦健康,致力于提升全面健康覆盖的质量,矢志不渝增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可持续性,全力推动卫生和健康融合发展。

    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中医药有其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为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科学思维和个性化诊疗的技术方法,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治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拥有无穷的创新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为:

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性质、趋势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主张以此为基础看待人的地位和健康问题,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就是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此乃中医之精华,借此可以预测未来年份疾病的发生、性质。例如石家庄流行乙脑,师仲景法用“白虎汤”,制止了流行。次年,唐山、北京又流行乙脑,用“白虎汤”无效,再次请教蒲辅周,蒲老根据五运六气推测,是年偏湿,让加了一味燥湿药——苍术,又解决了乙脑问题。

讲究养生保健治未病

    中医养生保健绝非现代医学的预防。中医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的身心状态,摄足五味,劳逸适度,强调和谐对人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才是运用药物、针刺等疗法,调理脏腑、经络、气血,这些足可以解决“亚健康”问题。

中医养生方法有多种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自2007年启动该工程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建设中医预防保健平台、制定治未病效果评价指标、开展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已初步形成了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先后组织制定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的基本标准》(试用稿)、《国家中医“治未病”重点专科建设要求(2014版)》、《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等指导性文件,探索独立的中医专科、养生保健等机构的管理模式,使治未病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服务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覆盖面逐步扩展,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

擅长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中医药已在急性白血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上取得重大突破。此外,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也已经陆续在中医药领域找到“良方”。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说:“中药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像青蒿素一样有效的药物不断地从中药里被提取出来,在癌症治疗领域,中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拓展助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尤其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

    当前,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越来越得到广大社会家庭和老年群体的认可和选择。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机构,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工作,探索中医药养老服务模式与机制。同时,通过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支持,整合和重新调整现有中医药行业资源,提高行业运行效率,挖掘产业巨大潜力,“互联网+中医药健康产业”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建议教授治校与职业化管理相结合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6-12-19

 

    “中国大学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学术问题被行政化了,另一方面是行政问题又不够职业化。”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三届年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表示,大学内部治理,应将学术上教授治校与行政上职业化管理结合起来。

    “大学行政管理不能是民主化,而应是职业化管理。”钱颖一说,现代大学,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教学体系上都复杂得多,并不适合民主化管理。

    “行政管理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激励问题。”在钱颖一看来,在行政管理上,大学与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内部组织的层级化、管理者由上级任命、全职的职业管理者和职员。而职业化管理可以避免教师过多承担行政工作,避免学术问题行政化。

    在研究了美国的大学管理体制后,钱颖一认为,美国大学通过完善内部治理体系,避免了中国大学的行政干预和欧洲大学的教授治校弊端。

    在钱颖一看来,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是现代大学的基础,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理念和经验都很重要,我们既要准确诊断中国大学治理中的问题,也要吸收和参考其他国家大学治理中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推动中国大学现代治理体系建设。”钱颖一说。(作者:董鲁皖龙)

 

人文学科退居边缘,人文学者应走出“偏见”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6-12-16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在人文学科的发展进程中,真是很合适。世界范围内,人文学科的步步后退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语文之美,教育之责———第三届语文教育论坛”上表示,人文学科让大学充满“灵气”,承载着学科本身之外的文化教育作用。这种时代背景下,综合大学的人文学者应该大声地、理直气壮地、有礼有节地说出人文学科的意义,并使人文学科变得重要起来。

  在陈平原看来,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估模式以及教师人格魅力,都还有反思的空间。

  1.人文学科逐渐边缘化是全世界的趋势

  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人文学科正值“黄金时代”。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人文学科的地位步步后退,而在发达国家,人文学科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逐渐开始边缘化。及至2001年,互联网的兴起给全世界的人文学科都带来了冲击。

  “以前学生们都很膜拜人文学科教授,学生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人文学科教授会告诉你这在 《汉书》第几卷可以找到答案。而互联网时代数据库的出现,改变了以记忆为中心的人文学科,没有人再会佩服记录在脑海中的知识检索技能。”陈平原教授说,这不禁让人思考,人文学科还有什么比其他学科更进步的地方?

  2005年,许多大学的人文学科开始“突围”。在陈平原看来,所谓的“突围”,就是让大学里的人文学科变得“有用”。不论是政府层面有什么决策还是社会上有什么热潮,人文学科就会立马冲上去说“我也可以!”。

  但,“正是‘变得有用’的学科建设思路,伤害了人文学科的根基。”陈平原说:“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存在差异,谈城市建设、交通、大气污染等实际问题时,社会科学解决实际问题有强大的能力,人文学者最强大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天人合一’,还能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案呢?”

  在他看来,人文学科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学术,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前的现象。而到1992年后,政府加大了对于人文学科的投资,人文学者可以支配的经费日渐增多,但大学学者的“趣味”却日渐淡化,强调思考、注重品味,擅长把玩的人文学,在这些学者“有用”的思想主导下,变得越来越僵硬、平淡、了无趣味。陈平原认为,“学问中有人、学问中有精神、学问中有趣味,是人文学最大的特点。而今日看来,人文学的特点让人可惜。”

  人文学科的日渐式微,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去年6月,日本文部大臣下村博文给全日本86所国立大学下达指令———希望国立大学采取必要的步骤与措施,取消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部组织或者转型,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起初,日本部分大学校长对此表示反对,但并没有撼动文部大臣此项政策的推行动作。今年1月,陈平原再次访问日本时与日本大学校长谈起这个政策,日本的大学校长解读说:“不是不允许国立大学兴办人文学科,只是不给经费,自行解决。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可以坚持,其余很多学校都在压缩名额,过几年就慢慢消失了。”

  在陈平原看来,日本文部大臣的思路似乎可以理解———政府给国立大学的拨款,纳税人的钱,希望做有用的、实用性的知识。在美国,人文学科发展较好的高等院校,确实也都以私立大学为主。  当然,他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私立大学是否存在、地位如何情况各异。在当下社会发展背景下,参照国外发展的思路,人文学科退居较为边缘化的地位也是正常现象。

  2.人文学者应该走出学科的“偏见”

  陈平原认为,人文学科的发展路径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息息相关。对于学科发展的进程,个人力量无法逆转。那么,如何恰如其分地理解人文学科的变化,寻求人文学科发展的新规律,成为了人文学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想要了解当代大学,必须先要理解学科文化。”陈平原说,人文学科的发展变化,除了政治的权威、市场的经济、大众的传媒等因素的深刻影响,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因素———社会学科的思路对人文学科也进行了改造。“每个学科经过自己的发展,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兴趣和兴奋点,一个学科出来的人,都有自己的‘偏见’。这些年来,学科文化的复杂性没有得到深刻的理解。”陈平原说。

  整个学科发展过程中,某些学科占据主流,某些学科被边缘化,这是有发展规律的。整个“学科盘子”就这么大,哪些学科站出来、得到关注,其他学科就会被挤到边缘。只有理解整个学科状态,才能来讨论问题。

  时下,在代际、文化、政治等分裂因素之外,“学科分裂”常常被忽略。不同学科的文化“分裂”,造成了同样具有深厚学科涵养的学者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各异。陈平原说,某种意义上,长期的学科训练导致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努力走出自己学科的偏见,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是人文学者必须做到的。

  “人文学科所推崇的独立的精神、人文的思想,有迅速恢复的可能性。当下,参照国外的经验,人文学科退居边缘是正常的,人文学在中心反而不正常。在‘正常状态’中,在综合大学里,人文学者如何大声地、理直气壮地、有礼有节地说出我们的好处,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让其他专业、不熟悉的专业也都能理解我们的价值。”

  对于大学而言,人文学科的意义究竟何在?

  陈平原给出了这样一个比喻:人文学科之于大学,就好比北京大学里的未名湖,华东师范大学中的丽娃河,是一所大学“灵气”之所在。人文学科,让大学充满诗情画意。

  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时曾立下规矩:大学以文理为中心,民国年间规定,文学院+理学院+第三个学院就可以成为大学。文理学院缺一,再多的学科也不能成为大学,只能成为学院。

   王选在研发计算机激光照排时,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院士曾说,“王选这种工作清华大学做不了,只能北大来做,因为这项工作本身不但是技术上的突破。没有一流的文科,单纯拥有一流的工科,清华大学也不能成为一流大学。”

  而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说,为什么谈及北京大学历史时,讲述老北大、新北大的故事时,被广为传唱的永远都是人文学科教授,尤其是中文系教师。陈平原分析说,“人文学科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之气,中文系教授通常‘飞扬跋扈’,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值得记忆。人文学科知识容易理解,而自然学科知识过于专业,乃至大众很难理解。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中文系中有文采斐然的学生,他们总是把教授们渲染得‘奇奇怪怪’,妙趣横生。”

  基于此,在综合性大学里,不同学科的人必须站出来让大家理解各自的专业是学什么的,专业的魅力和意义是什么。

  3.人文学科承担学科外的文化功能

  “本国语言文学的教育承担着远远超过教学本身的任务。”陈平原说,各个大学之中,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对话、干预公共事件的,往往是中文系教授。中学里的语文教师同样具备影响学生的能力。

  陈平原曾带教过一名优秀的中文系硕士生。硕士毕业之际,陈平原鼓励其继续攻读博士,从事文学研究。但被这名同学拒绝了,因为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他告诉陈平原,自己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语文教师对其影响深远,那时他便立志站在中学三尺讲台。如今,他在清华附中担任语文教师,深受学生喜爱。

  “就对学生的影响而言,高中教师超过大学教师。尤其对于男生,青春期受到教师的影响最大。形成怎样的气质、未来走什么样的路,是中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影响很大。”陈平原说,“有的课程过了还会回来,这就是语文课。”如今不少出版机构还在印刷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语文学科对孩子们的影响值得关注。

  鲁迅先生笔下的章太炎,是一位好老师。鲁迅先生写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中提及,“所以直到现在,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 《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晚清后,对于中文系教师的评价逐渐倾向于著作,而忽视了教师那些弥漫在课堂里、影响学生的声音。

  闻一多为人称道,与他同时期在西南联大执教的罗庸同样才华横溢,他的古诗词解析课程学生喜爱有加。但很少有人了解罗庸,因为他的著作只有一本小册子。

  叶嘉莹曾说,“别的老师是一首百科词典,顾随先生是一首诗,他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也是一首诗。”近20年来,叶嘉莹每逢演讲都会提及顾随的伟大,才让人逐渐知晓顾随先生。英文专业出身的顾随同时热爱古代文学,他上课时从不需要教学大纲,一首诗可以赏析几个星期,将这首诗与国内外的诗歌联系起来,凭借自己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驰骋在文学的天地。他的课程体会、鉴赏为主,留下的著作很少。如今的大学校园里,仍然有这样的教师,得到许多学生长期的追随。

  吴组缃只指导过1个硕士4个博士,林庚只指导过1个硕士2个博士,季镇淮只指导过4个硕士,王瑶先生有10个硕士5个博士。而现在,每教授指导过三四十个博士都很正常。对此,陈平原很是感慨:过去,北京大学这么多好教授为了给中年教师“腾位子”,带教的学生并不多。而如今反思,却也有些可惜。如果当年的这些老教授,能如南京大学程千帆、北京师范大学的钟敬文、苏州大学钱仲联那样坚持带教,会让学生受益很多。

  “老教授”指导学生的意义,主要是精神熏陶和人格熏染。此外,文科教授与指导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不用在学术研究上存在重合或者冲突,做学问的“气”和“精神”还在。

  4.表面的文学系统性教授反而影响文学修养的养成

  具有传统文人趣味的顾随、罗庸等人文学者与现代教育体制相遇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方面,没有著作等“成果”,如何来评价这些教师? 另一方面,学生们期待的是,教师将教学大纲、讲稿、PPT放在网上,根据讲稿来学习语文课。

  陈平原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中文系测试题目中让学生分析 《儒林外史》 的讽刺艺术,结果答卷里百分之七八十举例是 《范进中举》———一篇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

  这让陈平原很受“刺激”。他愤怒地问道:“大学里有没有读 《儒林外史》?”没想到学生们回答说:“那么多课程和内容,我们哪里有时间读书啊,根本学不过来。”这让陈平原反思,北大、华师大中文系讲文学课的时候,会不会受到学堂文学史教科书的限制,讲了一大堆学生们不看的作品、不知道的人物?这样的课堂,只能培养一批趣味不佳、技艺很好、出口成章但都没读过书的学生。

  “有必要教那么多东西吗?”陈平原说,今天任何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掌握的文学知识,都超过任何一个清代的大儒。清代大儒只需要知道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就专攻李白,就喜欢杜甫。如果没有文学史,中文系教师还知道如何让学生了解文学知识吗? 还是说有了文学史,就像梁山上给英雄排座位一样,把文学知识排列给学生?

“没有一个英国人会说莎士比亚不伟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读过莎士比亚,没读过他们也知道莎士比亚很伟大。”陈平原说,表面上知识传递的丰富性、完整性、系列性,其实妨碍了我们对具体作品的接纳和文学修养的提升。(作者:张鹏)

 

本科生导师制如何走出“试验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16-11-23

 

  今年以来,陆续有广西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多所高校传出试行或全面启动本科生导师制的消息。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全球很多大学都在开展。本世纪初,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部分院系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不错的成效。

  近年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越来越多,经过“在部分学院、部分学生中试点”后,很多高校选择全面推广,要求全部教师、全部学生参与。

  在试验田里看起来土肥苗壮的本科生导师制,如何遍地开花,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本科生导师制不能“走过场”

  在四川师范大学,部分学院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已有10年历史。2015年底,该校召开“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推进会”,表明了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决心。

  从2009年开始,四川农业大学实行双向选择的精英导师制,约有20%左右的本科生能够获得导师的指导。2010年,该校继续加大投入,实行全员导师制。

  全面推广本科生导师制,依然面临诸多障碍。由于生师比的缘故,导师数量不够,导致“僧多粥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本来就重,很难再抽时间细心指导本科生;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指导本科生的意识和能力;激励手段不够,等等。

根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1。四川农业大学党政办主任丁林担心:“建立和运行在高生师比之上的本科生导师制,恐怕很难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和低效益的现象。”

导师本身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如果工作责任心不强,自身知识积累不够或指导方式不当,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四川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饶显周表示,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导师整体上能力不足,且参差不齐;二是导师内动力不足,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按照任课教师的课时酬金标准,为导师指导学生计发一定的报酬,这是大多数高校的基本做法。事实上,很多高校本科生导师津贴标准偏低。比如,四川省某高校规定:“担任导师完成其工作任务按一年20个课时计入工作量,其工作量津贴按每年每生60元核算。”该校老师说,就算一个导师“顶额”指导20名学生,一年也只能拿到1200元津贴。

  校外导师让人“大开眼界”

  2013年初,四川师大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在房地产专业和地理科学专业启动了“校外导师制”。该院成立“校外导师指导工作委员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了8位院友参与本科生导师制。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教师叶熊焰指导了该院2011级和2012级的4名本科生。他为4名大学生提供师范生技能学习训练的机会,帮助他们及时掌握教学前沿动态。

  其中一名学生姚萌说:“叶老师为我们系统讲解了有关说课、备课等方面的知识,教会了我们很多当教师的技能。叶老师的一堂‘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让我们大开眼界,见识了真正的‘翻转课堂’。”

  2014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实施“本科生企业导师制”,共聘请57位企业家及行业精英担任企业导师。他们大都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中高层管理者。

  截至目前,企业导师们通过论坛、讲座、班会、企业参观、创业指导等形式举行职业规划或创新创业类辅导50余期。比如,该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401班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前往青白江工业开发区了解2008年地震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参观公司的大型加工厂房,了解公司运营流程和研发中心建设状况。

  西南民大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罗晓芹说:“‘本科生企业导师制’是我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有效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了校企联合的力度。”

  注重激励,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

  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四川师大法学院按指导人数计算超工作量,经考核获评全校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的,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奖励,在评优评奖等方面优先考虑。每年教师节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本科生导师。

  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则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不负责任或履职不力的导师及时提醒、约谈。加大考核力度,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暂停导师资格。

  西南民大管理学院要求导师每月与被指导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1次,一学期面谈或集体指导46次。每次约谈之后,由学生在《本科生导师工作手册》上填写指导记录并签名。

  该院实行导师岗位津贴,给予相应导师指导费,前三年标准为100//年,毕业论文指导费标准为8个课时费/生。根据指导记录支付相应指导费,一学期完成4次指导,按100/生支付;未完成4次者,不支付费用;超过一次,按200/次支付。同时,根据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显著者,授予“优秀导师”称号(约占导师数5%比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成都医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每年都会开展“项目”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调动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该校对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通过结题验收的,计指导教师36学时的教学工作量。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定中认定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对超目标完成的项目,指导教师计额外工作量,按(发表论文数-1x10标准计算。

  截至目前,成都医学院20122015年立项的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青年教师指导的项目数达到了95.56%20082015年,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250篇,参与学生达2500余人。(作者:李益众)

 

 

 

花钱“买学术”让学术蒙羞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6-12-20

 

  近日,一起学术造假事件又让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颇受关注:四川某高校学生个人最高荣誉“竢实扬华奖章”评选答辩会结束仅数小时,就有网友在该校贴吧爆料,称该校建筑与设计学院2013级城乡规划班同班同学实名举报该班“竢实扬华奖章”候选人李某利用制度漏洞,借“淘宝便利”花钱发表论文、获取专利,并在举报信中反映李某“学风不正、评奖不信”等多个问题。随后,该校学工部发布通报称,经调查决定取消李某此次评选资格;对举报信中反映的学术诚信问题,该校学术道德委员会已启动相应调查程序。

  记者调查发现,曾经被视作学术研究“毒瘤”的找人代写论文、花钱买版面发表论文等不诚信行为,悄然蔓延到本科生、研究生之中,成了评奖、保研的“敲门砖”。花钱“买学术”害了谁?老师、学生怎样看待这种行为?而这种屡禁不绝的现象又折射出哪些教育及监督的缺位?

  买论文买版面成公开秘密

  “论文买卖?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吧。”因为当年没有下手买论文,山西某高校学生李琳觉得吃了大亏,“推免的时候才发现,别的同学一下拿来好多论文,按照发表刊物的级别,得到从1分到3分不等的评分,我的保研资格被挤下去了。”

  花钱“买学术”,竟成了某些大学生评奖、保研的“捷径”?为了验证李琳的说法,记者找到了淘宝网上的一家论文代发店铺,发去信息。

  “最近在考研,听说发表过论文可以提高面试成功率,有什么办法吗?”

  几秒钟后,回应来了:“想发哪方面的?”

  “经济学,国家级刊物,最快多长时间?”

  “付款第二天先拿到用稿通知,最快20171月出刊。”在店员发来的报价表上,30余种刊物赫然在列,连写带发,每版从400余元到1800元不等。

  当记者表示担心被查出来时,店员有些嗤之以鼻:“想太多了,现在谁还自己写?每个人都这么发,谁查啊?”他还透露,店主就是某杂志社在职编辑,该店“所有合作刊物均为直接联系各杂志社社内编辑,假刊、套刊、增刊、副刊统统不做”,且“从文章送审到收到样刊,全程跟踪”。他们店里,“学生客户是最多的,而且被查出来的风险很小”。

  记者发现,在这家号称“天猫四年店”的店铺里,销量最高的产品就是“期刊发表”,卖家还在页面上堂而皇之地打上了“省级、国家级期刊发表,权威、正规、速度”的宣传口号。而其标注的月销量已有45万余次,累计收到评价800余条,还有不止一个买家在页面下留言评价,称“付款第二天即能收到用稿通知,一个月就能收到发表论文的期刊,赶上了保研截止时间,真是良心卖家”。

  “我曾亲耳听到身边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为别人或中介公司代写论文的事。每年主持学院的推免研究生工作,也能看到各地高校的本科生递交的包含这种有偿论文的申请材料。其中一些杂志应该是专门以此牟利,甚至以此为生的,其版面密密麻麻,几乎一页就是一篇文章,发表论文的都是各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宜文直言,“我反对这种不是出于学术和学习目的的有偿论文,这虽然可以解决一些学生的实际需求,但败坏了学术,也毒化甚至毁灭了学生们对学术的信仰与敬畏。”

  学术规范训练缺失

  吊诡的是,对这种让王宜文痛心疾首的行为,一些大学生却不以为意。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大学生,其中超过六成的人坦言身边有花钱买版面、代写论文等现象,将近一半的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而据媒体报道,此前中国工程院王红阳院士曾在网上发起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看法的投票,短时间内有900多名学生参与。结果显示,有一半学生认为“委托商业机构提供实验数据、发表论文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而在今年7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中,明确将“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等7种情形列为学术不端行为。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认识的偏差?

  记者发现,尽管大会小会不断强调,但大学生学术规范训练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

  “学校会给每个人发放《学生学术规范指导手册》,但没有多少人主动看。”华中科技大学一名学生说,“有时候大家并不是真心想抄袭,而是因为平时基本功不扎实,实在没什么灵感、能力不够,就想到抄袭或购买论文。”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监督机制缺位。

  “本科室友自己不想写毕业论文,就找了另一个室友代写,而本科的毕业答辩一般很轻松,所以也没出什么问题。”中央民族大学一名研究生告诉记者,现在各学校对本科生课业与科研成果的监督比较薄弱,对其科研评价缺乏制度化管理,一些学生钻了空子。也有学生告诉记者,即便有论文查重,但一般都有几次机会,只要换个句型、调个语序,很容易过关。

  “评优、保研,哪个表格上不让你填科研成果?看到别人请人代写或买论文,自己也难免动起歪脑筋。”采访中,还有老师、学生认为,一些评价制度的不合理及其执行过程中的刻板僵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股不正之风。

  “现在研究生推免、毕业等存在僵硬不合理的硬性指标,甚至一些学校将学生科研数量作为评估依据。”王宜文遗憾地说。

  监督、评价机制有待改善

  怎样才能终结这股花钱“买学术”的歪风?

  “应该制定更合理的研究生推免和毕业考核机制,避免简单量化的标准,没有市场,自然就不会有人尝试了。”王宜文建议,要通过评价机制的调整引导学生,“学校所有教师都应该更认真、耐心、专业地参与到人才遴选、培养和评价过程,不能只看发了多少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张心怡认为,学术诚信的文化培育至关重要:“一是学校多宣讲,但要通过一些真正能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形式,比如公选课之类的,让大家了解到学术诚信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喊口号。二是学术规范从进大学的时候就要逐步培养,提前打下基础、形成习惯,而不是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才去了解。”

  正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的梁音认为,目前一些大学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在香港,每篇作业都要上传到专门查抄袭的一个系统,但查重结果只有老师才能看到,这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动歪脑筋的学生。”

还有学者认为,尽管教育部出台了各种规定,但在国内高校“严进宽出”的环境下,仍显得刚性不够、操作性不强:“应进一步加强惩戒,尤其是事后惩戒机制,引入学术造假黑名单制度,通过公示、曝光等方式,使其造假成本增大,减少造假事件的发生。”(作者:邓晖)

 

“焐热”学术讲座的“冷板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16-12-19

 

    “学术讲座本应是大学校园最美的风景之一,可如今部分高校讲座冷冷清清,不少高校陷入强制安排学生充当‘听众’的尴尬境地。”日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针对学术讲座参与程度开展调研,一份沉甸甸的“讲座成绩单”让参与调研的学生哭笑不得。在100份随机抽样结果显示,10.8%的学生表示一学期从未听过讲座,超过半数的学生感叹参与讲座则是由于班级硬性要求。

 

    “台上热火朝天,台下鸦雀无声。”“即便是很多名人、娱乐类的讲座,也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地听进去,只是拍照签到,走个过场。”尤其在地方高校,这种本应门庭若市却变成门可罗雀的现象近年来越发凸显,是什么让大学走入心不在焉的“讲座怪圈”,高校“焐热”学术讲座“冷板凳”又应如何发力?

    “被安排”的听众冷了谁的“尴尬”

    “上次不是刚派人去过,怎么又轮到我们寝室了?”刚刚收到辅导员在班级群里发布的学术讲座通知的林涵抱怨到。给手机充好电,找出一本书,到了讲座地点,发张自拍到班群里签到后,林涵便把头埋进了书里。

    一边是学校积极举办学术讲座,为学生“谋福利”;而另一边是学生参与兴致低落,敷衍了事,玩手机、睡觉、看书、发张“在场证明”到班群等情况常有出现。学号轮流、寝室搭档,逐个劝说、征集参与人员……为保证学术讲座场次的班级出勤率,班委绞尽脑汁。对此,林涵着实无奈:“我希望是自己选择讲座,而不是这样‘被安排’。”

    学术讲座遇冷在各高校时常存在,应当引起举办方的思考和重视;否则,学术讲座将失去它的本真,沦落成一种“形式”。武汉某高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一周学术讲座活动,旨在提高学生思想深度。而今年,该校将学术周与学分挂钩,学生盖章签到,必须修够方能拿到学分。不少学子呼吁:“学术诚可贵,盖章价更高!”

    在抽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班委、辅导员在班群中的推送消息成为他们了解讲座的主要信息来源。“每次发布讲座信息,仅简单交代讲座时间、地点、主讲人等基本消息,经常在完全不知道讲座内容的情况下就被安排参加,讲座专业和自己兴趣不对接,而自己感兴趣的讲座经常与专业课的时间冲突。”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曾帆说。

    除了讲座参与方式单一、讲座信息传播渠道受限,讲座本身质量问题也令学生大为苦恼。外国语学院的小凯曾听过某教授的两场讲座,讲座内容的相似程度令他咋舌。“时隔一年,依旧是原来的发言稿,无趣乏味,听得人昏昏欲睡。”

    讲座有“温度”人气才有“热度”

    校园学术讲座是吸引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渠道,是打造校园品牌文化、提高校园学术氛围的重要举措,举办方纷纷请来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与学生面对面接触,本出于教育教学之需要,无可厚非。

    然而,许多学生对频繁的学术讲座并不“买账”,甚至避之莫及,表示“我们只是想听一场好讲座”。有讲座时无人问津,无讲座时处处抱怨,举办方也有苦难言:“我们也想提供一场好讲座!”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学生胡高阳回想起让自己印象最为最深的一场讲座,引力波被成功探测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宗宏作了题为“‘超越爱因斯坦’之倾听宇宙大爆炸的声音”学术报告。朱宗宏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为大纲,抓住引力波热度,引导在场师生饶有兴趣地“洗耳恭听”。这场极具前瞻性和探究性的报告让胡高阳眼前一亮。“内容精彩,受益颇多。”她直言。

    “有深度,有共鸣,有收获,能够拿得出干货。”在校园学术讲座参与程度抽样调查中,这样的讲座条件引起了绝大多数学生认可。

    显然,学术讲座内容本身是衡量其质量的一把尺子。除了对主讲人知识储备、学术造诣、所讲内容与学生专业契合度有要求之外,学生对学术讲座的趣味性也保持着很大期待,主讲人不仅要能讲,还要会讲。互动、有趣、活泼、实用、接地气、有吸引力等成为学生定义一场好的学术讲座的关键词。

    北京大学的学生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课可以不上,讲座焉能不听?”一场好的学术讲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窥见一斑。

    好的讲座能够带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认知与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因此,举办方要认识到,讲座本身质量和学生热情度、参与度紧密关联,二者不可缺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举办讲座的目的。

    多方协力变“独角戏”为“交响曲”

    一场好的学术讲座并非是某一方唱“独角戏”,而是需要举办方、教师、学生和主讲人等多方共同配合才能演奏出的“交响曲”。

    学生是讲座的受众,如何让讲座做到“供需对应”,举办方要下的工夫不能少。辅导员、班导师提前发布讲座信息,征求学生的问题与疑惑,收集并反馈至举办方,举办方则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目的性地邀请相关专家教授来校讲学。

    对此,该校教务处处长田恒平认为,许多学院的讲座,往往缺乏前期调研。在讲座举办中,学生层次、专业领域、就业方向等要素缺一不可。各学院间应建立学生命题和学院命题的双向菜单。从学生需求出发,根据学生“口味”上“菜”。同时,刺激并引领需求,用优质讲座为学生立一个学术标杆。使讲座规范化、体系化和品牌化。其次,讲座形式也可依照学科特点和主讲内容特色来调整,加强互动环节,尝试开通微博墙、微论坛等通道,调动听众互动积极性,提高讲座参与度和吸引力。例如北京大学推出的“学术午餐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教授恳谈”“院长茶聚”等,改变了以往讲座“讲—听”模式,发展成“讲—听—论”的学术沙龙。

    同时,通过讲座信息的传播达到资源共享,才能充分发挥一场讲座的价值。对于学校与学院、学院与学院、学院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信息传播断层现象,湖北第二师范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方喻建议:“信息传播做到上传下达,横向、纵向联动。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学校官方的各类新兴媒体,主动找讲座。”

    学生参与度也是一场好讲座的前提和保证。然而,在抽样调查中,惰性和对讲座不够重视成为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术讲座的主要原因。对此,田恒平分析:“建设校园学术氛围是每一个师生共同的责任。学校应该将倒逼机制和正面引领相结合,试水学分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而作为学生应端正对待学术讲座的态度,将其作为‘第二课堂’重视学术交流与实践,沉淀学识修养。”( 作者:刘旭、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