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群导航
主站
教学机构
党政管理
科研及产业机构
公共服务
专题栏目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未指定
欢迎光临 党史学习教育 !
您的位置:首页 >微党课>详细内容

微党课

药苑指尖微党课:《论持久战》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8 11:04:50 浏览次数: 【字体: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中药药理系党支部的刘蓉,欢迎大家收听药苑指尖微党课。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立起了指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思想灯塔。

a0b2d3da051741848c3d337bbbca7c64.jpg

当时,全国抗战已进行了10个月,伴随着华北、华东和华南大片国土的相继沦丧,亡国灭种的危机犹如黑云笼罩大地和人心——中国到底会不会亡?抗战到底要打多久?如何才能取胜?整个中国社会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正是在这种黑暗迷茫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在深刻总结抗战前期经验基础上,严肃批驳了“亡国论”的荒谬、“速胜论”的虚妄、“拼命论”的鲁莽,明确了方向和路径,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论持久战》一经问世,不仅在延安引发轰动,对整个中国社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今天,让我们重读这篇五万多字的历史雄文,感受蕴含其中的澎湃力量。

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有两种错误观点:一是“中国必亡论”,二是“中国速胜论”。

“中国必亡论”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就存在,有人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全国抗战开始后,又有所谓“再战必亡”的论调。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就是“亡国论”的突出代表。

另有一些人对日本估计过低,认为日本不能打到山西。淞沪会战时,蒋介石集团指望英、法、美等国出面干涉,并要求苏联出兵,因此有人武断地认为,中日战争只要打3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

《论持久战》开篇就对这两种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批判,指出:“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科学的结论是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胜。

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中国必胜?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全面考察和论证了中国能够、也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根据。

敌强我弱。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具有很强大的战争力量,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这一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而中国不能速胜。
敌退步我进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退步的,它所进行的疯狂的战争冒险,只会加剧其内在矛盾,使它走向灭亡。中国正处于向前进步的历史时期,有了已经觉悟和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红军,我们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
敌小我大。日本是一个小国,它的人力、物力不足以支持长期战争。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利用地大、人多的条件支持长期的战争。
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日本虽然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支持,但由于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威胁和损害他国利益,必然会使它受到国际力量的反对。而中国站在正义的一方,必然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

此阶段是日本进攻,中国防御。我方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和阵地战辅之。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

由于兵力不足和我方之顽强抵抗,敌人将不得不停止战略进攻,转入保守占领地阶段。这一阶段时间最长,也最艰苦,我方力量的生长主要是在这一阶段。此阶段我方的主要作战方式是游击战为主,阵地战和运动战辅之。毛泽东在书中还批评了那种轻视游击战的倾向。

第三阶段,战略反攻。

经过相持阶段的努力,中国的力量将由弱变强,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抗日战争就能够进入收复失地的反攻阶段了。反攻阶段要取得胜利,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还要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此阶段的主要战争形势是运动战,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游击战辅之。

兵民是胜利之本

为了谁、依靠谁?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决定一支军队是否具有战斗力的根本。决定抗战胜利的根本是什么?《论持久战》给出了明确回答: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这个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没有许多别的必要的东西固然也没有胜利,然而这是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军全民的统一战线,决不仅仅是几个党派的党部和党员们的统一战线;动员全军全民参加统一战线,才是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

百万倭奴压海陬,

神州沉陆使人愁。

内行内战资强虏,

敌后敌前费运筹。

唱罢凯歌来灞上,

全中全力破石头。

一篇持久重新读,

眼底吴钩看不休。

这是1965年叶剑英重读《论持久战》后,感慨万千,深深为毛泽东的远见所叹服,欣然提笔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生动地反映了这部经典著作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进一步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好毛泽东思想,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持久奋斗!

(编辑/霍文巍 闫瑾)


终审: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