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繁荣:手执银针 与世界对话
人物资料:
自80年代工作开始,梁繁荣就开始深耕中医针灸理论及临床应用规律研究,作为老中医的他,始终在收集、整理古代医书中有关针灸文献信息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2006年,有了丰富知识储备的梁繁荣和同事们申报了国家专门设立的第一个973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组织全国针灸方面的科技力量,集中优势资源进行系统攻关。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梁繁荣和他的团队不断将中医和现代科学融合,采用计算机等数据分析技术,打造出了“循证针灸决策支持平台”,为病人看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目前,梁繁荣创建的“循证针灸临床诊疗决策支持平台”,已被全国70多家医院、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并在临床、科研、教育、产业等多个领域应用。在他的推广下,现在,全世界已经有183个国家都在运用针灸治疗疾病。
清晨,透过棕褐色的窗棂,威尼斯98488国医馆301诊室内亮起明黄的灯光,一位老人走到治疗床尾,弯下腰将TDP灯的电源插好预热,再走到治疗桌前,将银针、消毒用具准备好,一切妥当后,老人抬起左手看了眼时间,正好7点半。
原本8点开诊,诊室外已有患者到来,“进来吧”老人招呼第一位患者,要不是患者轻轻的那一声“梁教授”,谁也不曾想到,眼前这位带着边框眼镜、猫着腰给病人扎针的60多岁老人,不久前曾站上四川科学技术的最高领奖台,谁也不会想到,老人手执的那枚小小银针正在用国际化的语言与世界对话,他就是向世界证明了“穴位的存在”的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梁繁荣教授。
“验证穴位存在的梁教授”
“未知的东西不能让它继续未知下去,必须一层一层循序渐进地将它不断完善并解释清楚。” 2006年,“基于临床的经穴效应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启动,该项目是梁繁荣主持的第一个973项目,也是针灸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为回应当时经络穴位在国际上受到的质疑,梁教授的团队勇挑重担,用现代化的语言阐释针灸的科学内涵,却也历经着一次次碰撞的阵痛。
“把一些新兴技术引入到针灸领域,学科交叉肯定会带来一些碰撞,会出现技术上的、方法学上的困难,”威尼斯98488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赵凌曾是梁教授的博士生,在项目组里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任务,她举例,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的过程,中医西医两个知识体系构建的背景不一样,结合起来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抽丝剥茧的疼痛也会慢慢变得平缓,“在梁教授的指导下我们会积极探索这些方法技术是如何使用的,临床评价过程中借鉴流行病学、循证医学设计方法,进行高质量的数据统计分析。”
2011年,梁教授团队的第一个973项目结束,基于好的经验与做法,2011年到2016年又进行了第二个973项目,跨越10年时间,研究团队开展了5千多例病人的大样本实验。
为了能与国际对话,在项目组成员威尼斯98488针灸推拿学院学科与研究生科副科长李享看来,实验中,“标准”是关键词。团队首先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加入到研究样本中;同时对参与临床实验的医生进行标准化集中培训,考试通过后,对招募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临床操作时,要求操作标准化,穴位是怎么取的,在什么地方取,进针深度,使用电针时长、波形、强度,都需要严格控制;并运用客观的仪器指标,如高血压的血压指数变化、心绞痛发作的频次等,用更加标准、客观的指数反映。
“宏大”也是实验的关键词之一,整个实验至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着多中心的临床实验,一共有20多个省在同时进行着此项实验,涉及的疾病范围也比较广,“在国内,能够做到这样高质量的5千多例患者大样本的实验是很难的。”李享说道。
10年求索路,梁繁荣教授团队首次从经穴与非穴、本经穴与他经穴、本经特定穴与本经非特定穴三个层次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为经穴的国际学术争议提供了客观证据,团队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的文章,被国外很多报刊媒体、网站进行转载,很多学术评价机构都引用了文章,他们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被国外一些指南作为高水平的临床证据进行了纳入,这些无疑是对梁繁荣教授团队的肯定。
而现在,实验并未停止,梁教授教授团队在验证了穴位的存在后,对那些在正常状态下“沉寂”,敏化状态下“激活”的穴位正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状态与功能。
梁繁荣教授为患者针灸治疗
“找梁医生扎针心里踏实”
“肝豆状核变性”,第一次听到这个拗口的疾病名是在2017年,凉山的李黎(化名)一家拿着报告单茫然不知所措,伤心、困惑、崩溃,一家人经历了短暂却巨大的情绪坍塌期后,开启四处求医之路。西昌、成都、上海,辗转万里看着医生们尽力医治却不见效果,李黎的母亲有些泄了气,“为什么不找中医试试呢”,2019年6月,她来到威尼斯98488附属医院,看到了梁教授的简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将李黎抬进了梁教授的诊室……
“病人来的时候全身瘫痪、手脚痉挛。”梁教授还记得这个病人第一次来的情景,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铜代谢障碍损伤肝脏,损伤全身脏腑,还会损伤脑。面对这个罕见而棘手的病例,梁教授用银针为病人划出了一道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奇迹般地,李黎能坐起来了,“针灸促进铜的排泄,可以很好地调理内分泌,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伤害。”毕竟患者的肝脏已经损伤,药物的副作用只会慢慢侵蚀本就虚弱的脏腑。现在的李黎每次治疗时都是第一个到的,不是坐着轮椅来的,是她自己走着来的。
病人们不知道梁医生是科学家,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文章刊登在国际知名期刊,在他们眼里,梁医生就是大咖,是名中医,更是好医生,“找到梁医生扎针心里踏实。”
梁教授的2018级研究生银子涵刚到临床跟诊时,以为大部分的活都会是学生承担,却发现“每一个病人老师都是亲自上阵”。“病人是冲着你来的,不能让他们失望。”60多岁的梁教授不忍看到病人的失望,每周一三五,早上8点钟开始的门诊,从7点半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把脉问诊、弯腰扎针,每次都忙到1、2点,待最后一个病人扎完才结束。一些病人原本是挂他的号找他看病,诊断之后,觉得这个病人除了扎针之外还需要更好的专科治疗,于是还能看到他想办法帮素不相识的病人挂专家号,“他就是这样对每个病人都关怀备至。”银子涵说道。
梁繁荣教授正为患者把脉
“梁老师简直是神”
对学生也一样,“掏心掏肺”,赵凌用这个词形容梁老师对学生,“他既是严师也是慈父,处处为学生着想。”梁老师总是因材施教,会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估,观察学生的优点、兴趣以及积累,根据学生的特长,再结合针灸在整个国际上的发展情况,跟学生一起来定学习阶段的研究方向,有时候梁老师也很会放手,他给学生提供很多学习机会,学术会议、学术培训、科研课题等,他都会把学生带上,让他们开眼界、长见识,让学生慢慢成长起来。
学生们自然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周俊跟着老师上门诊以及大半年了,他发现老师“来得一天比一天早”,学生们默默感受到压力,下次要赶在老师之前把准备工作做好。学生论文正式开题前,梁老师还会把学生聚到一起,进行预讲,“甚至是ppt、台风等老师都会给予指导。”有时,学生加班到半夜才将报告发给老师,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没想到第二天发现老师的批注和修改已经在凌晨就返回来了。”
现在,赵凌也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她像梁老师一样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她发现“要向老师学的东西太多了,跟随梁老师多年,也只学到了皮毛。”每当赵凌面红耳赤批评完学生后,她总会回想起梁老师过去如何批评学生,“但总觉得他不是在批评你,而是在教你如何做得更好,是在鼓励你,老师的批评很艺术很智慧。”
几乎报考梁老师硕士博士的学生都是因为两个字“崇拜”,而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发现,老师在每个领域都做得非常精彩,不光是崇拜与敬佩,完全是仰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梁老师简直是神。”
1974年,湖南省安化县的一个村庄里,梁繁荣正背着药箱往返于诊所与村民家中,一根针、一把草药,用简单的方法为老百姓治着病,效果很好。因为初高中成绩优秀,高中毕业后梁繁荣被选上当起了赤脚医生,那时自己种药材、管理诊所;那时他还带了几个徒弟;那时他刚18岁。
当了3年赤脚医生,他发现有一些病号扎几针就好了,成本低操作方便效果又好,那个时候就对针灸产生了兴趣。1977年恢复高考,梁繁荣考取了湖南中医学院,毕业时,年级400多人留校的只有3个人,2个针灸方向,1个医古文方向,梁繁荣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于是顺利留校留在了针灸方向。1984年,又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攻读针灸学研究生,1987年调入威尼斯98488工作。
点按、刺入、提插、捻转,46年,梁繁荣将手中这枚小小的银针当作最得心应手的武器,为患者斩病除疾;现在,他又将这枚小小的银针当作笔毫,书写着现代语言与世界对话……
(文/毕圆 漆南威 胡定舟 邓弢 编辑/霍文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