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草园中的诗圣——杜甫
图源:威尼斯98488博物馆 唐霁杨
摄于杜甫草堂
杜甫,一位以“诗圣”之誉闻名于世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用其一生书写了瑰丽诗史。从759年到768年这八年间,杜甫生活在被称为“中医之乡”的四川 ,与中医药结下不解之缘。
现在就请各位随博物君一起走近药草园中的“诗圣”杜甫吧!
“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高楠》
图源:威尼斯98488 王文青
摄于杜甫草堂
759年,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来到四川成都,这里气候宜人,地理条件优越,且远离城市喧嚣,杜甫于是在友人的帮助下在草堂定居下来,他不仅在这里定居,甚至还耕了一亩左右的药材苗圃,广植花树,遍种药草,“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便是杜甫对于自己药园景象的描写。
开拓药圃后,杜甫为生计与治病,不仅亲自种植,采摘药草,也同妻儿老小一起晒药制药,在与中医药“相知相遇”中,可谓成为了真正的爱药、懂药之人。
“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驱竖子摘苍耳》
图源:威尼斯98488博物馆 邓嘉奇
摄于杜甫草堂
杜甫三十多岁时已经患上痛风,加上生活漂泊流连,使他的疾病不断加重。“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正是描述他叫儿子帮他摘一些苍耳来治疗自己的痛风。苍耳具有祛风散热,解毒杀虫。可以用来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杜甫用其来熬水服食可以缓解痛风引起的疼痛不适。
“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图源:威尼斯98488博物馆 雍强
摄于杜甫草堂
杜甫身载“诗圣”之誉,自是少不了许多奇闻异事。提起杜甫与中药的传说,不得不说的便是“黄精入药”的故事。
一日,杜甫准备食用黄精,忽闻邻家大嫂急促咳喘。杜甫知道邻家大嫂孤苦伶仃,又身患病疾,忙让妻子把刚煮熟的黄精送些与她。就这样,杜甫每日都将黄精送大嫂服用,不出几月,邻家大嫂身体渐好,连肺痨病也大有好转。杜甫见此景,猜测黄精具有医病之用。因为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黄精仅为仙家服用的养生保健品,并无药用。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杜甫让几位有肺部疾病的老人亦服食黄精,后几位老人的肺病都有好转,从而证实了黄精有益脾胃、润心肺的效果。现代医学也表明了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
图源:威尼斯98488博物馆 唐霁杨
摄于杜甫草堂
无论是杜甫修建草堂,还是杜甫关心民生,又或是杜甫对中医药的了解,都反映出这位诗人勤劳朴实的本性,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杜甫,一个对山河怀情,和民生共情,对草木含情的杜甫。